|
資料圖:2006年4月29日,德國不來梅,第48屆世乒賽團體賽男子1/4決賽,中國隊迎戰(zhàn)法國隊,結果以3:0獲勝。馬琳在與對手激戰(zhàn)中,以3:2險勝。圖為比賽中,劉國梁(中)等教練為馬琳振臂加油。 中新社發(fā) 王瑤 攝
|
神經,必須超能抗壓;氣質,必須志存高遠。中國乒乓球男隊,從未像現在這樣強調隊員“必須有一顆上進的心”。 “直通薩格勒布”世乒賽選拔賽男隊第二階段比賽日前在錦州開打。但在男乒一隊16人名單上,原先被稱為“六小龍”之一的單明杰的名字被悄無聲息地抹去,代以二隊內部循環(huán)賽打了頭名的周斌。 單明杰為什么在比賽開打前突然被調回了省隊?三個字———不上進。劉國梁的解釋很實在:“其實按單明杰的水平也能留在國家隊,但他最主要的問題是目標性太不強,整天在那里搖搖晃晃的,影響其他隊員的備戰(zhàn)氛圍。而且他自己也覺得在國家隊非常累,非常壓抑,沒什么信心,那不如把位置讓出來!逼鋵崋蚊鹘艿那蚣疾诲e,只是他在國家隊時間長了,眼看沒指望拿什么世界冠軍,曾經的激情差不多消磨殆盡,心思已經很難集中在打球上了。 中國男乒這支冠軍之師,從未像現在這樣強調上進心。老隊員要是受不了隊內連續(xù)4天15輪“車輪戰(zhàn)”的高強度磨練,那就請“打道回府”。小隊員即使有天賦,但斗志不夠,殺氣不夠,教練組便“重錘敲打”。比如,在站隊集合的時候,教練就要求他們高聲喊———“殺!”。 競爭是殘酷的,整天生活在競爭中是壓抑的,但要想從中國乒乓球隊的一群天才中殺出,就必須逼自己成為強者中的強者。28歲的馬琳還在堅持。情況跟單明杰差不多的“老將”王建軍也在堅持。命運作弄人,王建軍曾經離“世界冠軍”那么近。去年“直通不來梅”選拔賽時,作為王皓陪練的王建軍差一點點就打入了世乒賽男團陣容。后來,在去年全國錦標賽上,王建軍在大比分3比0領先,第四局小分10比3領先的情況下被馬琳大翻盤。不少圈內人為他扼腕嘆息:“王建軍跟馬琳、劉國正都是一批的,當初打少年比賽時,還是他最好呢!但他到了關鍵時刻總差那么一口氣。” 氣質上的咫尺之差,可能造就結果上的萬里之遙。這正是中國乒乓球隊為什么在擁有那么多世界冠軍的同時,還依然強調“要有一顆冠軍的心”。 (薛淼焱) |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