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高管“無為而治”致2.5億國有資產(chǎn)流失——中新網(wǎng)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國企高管“無為而治”致2.5億國有資產(chǎn)流失
          2010年05月13日 10:53 來源:法制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巨額國資流失過程

            1 2006年,通過張振濤,王康結(jié)識中通建集團進出口部總經(jīng)理董躍進

            2 雙方約定由中通建代合生源財公司進口物資,并代開信用證

            3 合作之初,王康“本分”地通過中通建代開信用證進口了4單物品

            4 不久之后,代開信用證合作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變化

            5 張振濤首先在香港注冊了一個“空殼”公司訊誠集團

            6 2007年,合生源財公司指定的供貨商正式改為訊誠公司,

            7 采取“陰陽單”的方式,王康利用電腦對發(fā)票金額進行修改,再將偽造的單據(jù)交給銀行流轉(zhuǎn)

            8 王康和張振濤實現(xiàn)了自己買、自己賣、自己提貨的模式。

            9 最終,導致中通建集團實際損失2.5億元

            本篇精粹

            一個半月前,上海合生源財進出口公司原老總涉嫌詐騙兩億被訴的消息被媒體曝光。

            通讀這則幾百字的消息,看上去又是一起利用信用證詐騙的“平!卑讣。但其中,作為“受損方”出現(xiàn)的中國通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卻顯得尤為扎眼———作為大型國有企業(yè)的中通建集團為何竟淪為了這場“簡單”騙局的受害人?

            原來,“壞事”的是一個國有企業(yè)總經(jīng)理的“不作為”……

            不久前,上海合生源財進出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康涉嫌信用證詐騙一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根據(jù)檢方的指控,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間,王康伙同張振濤通過與中國通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虛假的委托代理進口協(xié)議,騙取中通建集團開具的信用證,并使用偽造的隨附單據(jù),詐騙中通建集團信用證資金2.5億余元。

            乍看上去,王康的詐騙手段并未超出以往信用證詐騙案件的“套路”,騙術也算不上高明,但讓人心生疑問的是,作為大型國有企業(yè)的中通建集團究竟為何成了這場騙局的受害人?

            5月10日,此案的公訴人、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官張慶芬為《法制日報》記者詳解了騙局背后的故事。

            原來,“壞事”的是一個國有企業(yè)總經(jīng)理的“不作為”。

            資產(chǎn)清查揭開驚天騙局代開信用證變生財之道

            2008年,中通建集團因上屬公司股權(quán)變動,公司內(nèi)部進行財務清算查點,而就在這期間,一個幾億元的巨額資金漏洞浮出了水面,公司上下一片驚恐。

            隨即,中通建集團進出口部總經(jīng)理董躍進向北京市公安局經(jīng)偵處報案,稱合生源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康和上海皓訊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振濤合伙進行信用證詐騙。

            隨著警方調(diào)查的深入,一個建立在董躍進對中通建集團進出口信用證簽付“一手遮天”之上的騙局,被漸漸揭開。

            騙局的“主角”之一王康,在2005年10月注冊成立了合生源財公司,注冊經(jīng)營范圍包括從事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業(yè)務、投資咨詢等。但實際上,合生源財公司的主要業(yè)務就是居間替北京某公司在買賣業(yè)務上找可以代開信用證的公司,從中賺取中介費。不過,由于王康認識的大公司很少,合生源財公司的經(jīng)營始終不見起色。

            騙局的另一“主角”名叫張振濤,與王康是老相識,他經(jīng)營的皓訊通訊設備公司主營電解銅生意。

            2006年10月,張振濤結(jié)識了時任中通建集團進出口部總經(jīng)理的董躍進。得到這個“關系”后,張振濤立即告訴了急于尋找人代開大額度信用證的王康。

            幾天后,王康就與董躍進在談判桌上相談甚歡,董躍進代表中通建集團與合生源財公司簽訂了《委托代理進口框架協(xié)議》,約定由中通建代合生源財公司進口電腦硬盤等物資,并代開信用證,從中收取開證金額0.6%至0.8%的代理款。

            為了使董躍進放心,王康還說自己實際是為軍方代理進口軍用物資,為掩人耳目才以電腦硬盤等民用物資為名報關。

            合作之初,王康的合生源財公司的確“本分”地通過中通建集團代開信用證為北京某公司進口了大概4單物品,可不久之后,合作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變化。

            看到信用證“得來全不費功夫”,張振濤動了心,他對王康提出“占用信用證的資金去做皓訊公司的電解銅生意”,并以“占用的信用證資金可以幫合生源財公司增加資金流量,為合生源財公司日后成為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中心成員做準備”為由,進一步游說王康。此外,張振濤還承諾將合生源財公司并入皓訊公司,并為王康買車、買房等。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王康同意了。而中通建集團的信用證也就變成了二人騙錢的工具。

            假合同假單據(jù)編織連環(huán)套巨額資金流失“暢行無阻”

            為了占用信用證資金,張振濤首先讓兒子在香港注冊了一個訊誠集團有限公司,由張振濤占公司股份的51%,王康占49%。

            事實上,這家公司就是個“空殼”,主要作用就是充當進口業(yè)務中的賣方,以達到通過控制買賣雙方貿(mào)易欺騙中通建集團的目的。

            另一方面,張振濤和王康加快了對合生源財公司的掌控。經(jīng)過一番操作后,合生源財公司的股份結(jié)構(gòu)變更為王康持有股份的40%,張振濤入股30%,其余30%的股份則由王康的兩位朋友持有。張振濤和王康二人成為了合生源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與此同時,張振濤和王康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套取中通建集團信用證資金的活動。

            2007年3月15日,合生源財公司指定的供貨商正式改為訊誠公司,而在進口產(chǎn)品上,為了使中通建集團更容易相信,張振濤和王康沒敢擅改,依舊是電腦硬盤。

            萬事俱備,王康和張振濤開始了他們持續(xù)近一年的驚天巨騙。

            據(jù)張慶芬介紹,仔細分析合生源財公司詐騙中通建集團信用證資金的手法,其實并不復雜,也并不隱蔽,采取的還是信用證詐騙案件慣用手法———“陰陽單”。

            據(jù)了解,代開信用證其實有著嚴格的流程,在這一連環(huán)的程序中,合生源財公司根本無法藏有“貓膩”,但玄機就在信用證開出后的發(fā)貨環(huán)節(jié)。

            所謂“陰陽單”,即王康提供的用于報關和交給銀行的并不是一套單據(jù),在其用于報關的真實單據(jù)中多出了一份合生源財公司與訊誠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和一份合生源財公司委托報關的材料。

            據(jù)王康自己供述,為了順利獲得信用證資金,張振濤通過香港訊誠公司在香港采購硬盤,但一般貨值不到1萬港幣,由此形成的單據(jù)供報關使用。但是,訊誠公司與中通建集團之間的進出口合同標的少則30萬美金,多則高達200萬美金,如何才能讓這兩組懸殊的數(shù)字一致?

            這項工作一般就交由王康來完成:每次訊誠發(fā)貨完成后,單據(jù)就會寄給王康,王康利用電腦進行修改,主要就是將發(fā)票金額修改為與中通建集團簽訂的進出口合同一致,然后再將偽造的單據(jù)交給銀行流轉(zhuǎn),最終騙取資金。

            正是利用這種方法,王康幾次成功騙取了巨額的信用證資金。

            當然,張振濤和王康騙取信用證的資金也并非漫天要價。據(jù)王康說,合同的標的金額一般是張振濤根據(jù)皓訊公司經(jīng)營電解銅業(yè)務的實際需要來確定的,同時還要兼顧張振濤的資金實力,至少要保證張振濤能夠支付20%的信用證保證金。

            詐騙錢財用于買房購車置地高管“無為而治”致數(shù)億損失

            據(jù)了解,按照進出口貿(mào)易的慣例,作為代理進口受委托方的中通建集團,應該自己持相關單據(jù)到海關提貨和驗貨。

            但中通建集團與訊誠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中早已約定: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手續(xù)由合生源財公司負責。這樣,王康和張振濤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買、自己賣、自己提貨的“自給自足”模式。

            王康拿著真實的單據(jù),提出一批批不值錢的電腦硬盤,并在上海就地處理掉。而中通建公司卻“無為而治”,不但在與合生源財、訊誠公司簽訂合同之前未對對方作資信調(diào)查,同時在財務管理上也沒有執(zhí)行會簽字等審批制度,而只是由董躍進一手遮天,同時對劃進后的資金也未進行實時監(jiān)管之義務,從而導致巨額國有資金的流失。

            而張振濤則負責將離岸賬戶中的美金利用一些香港賬戶兌換成人民幣,再通過深圳的一些地下錢莊將錢打回到國內(nèi)的多個賬戶上來,最后通過轉(zhuǎn)賬,集中到張振濤等實際掌控的幾個戶頭上。

            據(jù)王康事后說,這些錢部分用來做了皓訊公司的電解銅業(yè)務。

            從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中通建集團共為王康的合生源財公司開立信用證57單,除了前4單確實為北京某公司代做外,其余的53單被張振濤用在他的所謂電解銅業(yè)務上反復騰挪。

            經(jīng)過對訊誠公司賬戶的初步統(tǒng)計,半年時間內(nèi),張振濤就將4300余萬美元的資金打到香港兌換人民幣。

            起初,張振濤和王康的騙局并沒有什么漏洞,進行順利。但是,王康說,張振濤的貪欲越發(fā)膨脹,開始將騙取的大部分錢用來買房、買車、買地,到2007年11月份,他開始無力償還中通建集團代開的信用證金額。

            在這種情況下,張振濤開始四處借錢,同時還找到董躍進要求延長還款時間。另一方面,王康則繼續(xù)要求董躍進為其開立信用證。最后,共有17單信用證的資金,合生源財公司未予歸還,扣除先期交付的保證金,中通建集團實際損失2.5億元。

            據(jù)張慶芬介紹,發(fā)案時,除了皓訊公司離岸賬戶上現(xiàn)有的1807.3美元余款和張振濤購置的房產(chǎn)外,大部分資金去向目前還未查實。只是張振濤自己說,“都被皓訊公司的電解銅業(yè)務賠掉了”。

            記者了解到,在王康、張振濤被抓獲歸案后不久,董躍進也被檢方以涉嫌受賄罪、挪用公款罪為由立案調(diào)查。

            董躍進在與王康和張振濤的“交往”中,收取的好處費約為100萬元左右,相較于張振濤和王康被控套取的資金額,幾乎是九牛一毛。法制日報記者 李松 黃潔 法制日報實習生 吳萌

          參與互動(0)
          【編輯:吳博】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