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zhàn)斗。
山崩地裂,擋不住他們第一時間生死突擊;道阻且險,擋不住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生命通道。
“5·12”汶川大地震,讓人們見證了大自然的殘酷與無情,也讓人們見證了新一代軍人的成長與成熟——以“80后”、包括部分“90后”為主體的基層官兵,在抗震救災中經(jīng)受住了考驗,得到了鍛煉。
那一張張年輕卻日漸剛毅的臉孔告訴我們:革命精神后繼有人,優(yōu)良傳統(tǒng)薪火相傳。
本色—革命精神
人民軍隊,鋼鐵長城。出生于改革開放之后、被稱為“幸福一代”的80后,靠什么沖鋒陷陣、攻堅克難?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他們沖上去了,英勇無畏、不怕犧牲。他們用行動宣誓:革命精神永不丟,鋼鐵長城永不倒。
無論是80后還是90后,這些出生于改革開放之后的年輕人,得益于國家的和平發(fā)展,其成長經(jīng)歷大多一帆風順。他們因此被戲稱為“草莓族”,外表疙疙瘩瘩,內心十分脆弱。
從震災發(fā)生的那一刻起,這些穿了軍裝的“80后”,以全新的形象讓我們重新認識,更讓我們倏然動容。
盧偉康,海軍陸戰(zhàn)隊一位年輕的戰(zhàn)士。出發(fā)之前,從沒經(jīng)歷過生離死別的他,一直在擔心自己能不能面對尸體。然而當他徒手挖出第一具尸體的時候,他早已忘記了恐懼,甚至還叮嚀旁邊的戰(zhàn)友:輕一點!他說:“一站到廢墟上,我就仿佛變得堅強了!
余震中,眼看一塊木板就要掉下來,那個叫伍進軍的戰(zhàn)士飛身撲在小孩上面,用兩只手撐在地上,木板重重地砸了下來。救援的官兵趕來,小孩得救了,他卻昏迷了。他所在的這支成都軍區(qū)某裝甲旅青年突擊小分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2歲。
還有那位忍著腸穿孔的劇痛在山路上背負傷員的戰(zhàn)士嚴情勇,還有寫下遺書從5000多米的高空一躍而下的年輕的空降兵勇士……實在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然而又實在記不下他們所有的名字,因為他們是一個英雄的群體。
受災的老百姓說:“看到子弟兵就知道自己有救了”,這句話很樸實,也很耐人尋味。它說明,今天這支以80后為基層主體的人民軍隊,依然保持著敢打敢拼的革命精神;它說明,今天這支以80后為基層主體的人民軍隊,依然是一支值得人民信任和依賴的軍隊。
有香港報紙評論:年輕的解放軍表現(xiàn)出的為民精神和不怕犧牲、連續(xù)作戰(zhàn)的傳統(tǒng),令全球軍人敬佩,也令其對手敬畏。
激情—熱血奉獻
中華民族每到最危急的時刻,總有一批優(yōu)秀青年挺身而出、義無反顧。曾經(jīng)被指責活得過于自我的80后,脈管里還能否激蕩起民族大義的熱血?在2008年5月,他們站了出來,發(fā)出了響亮的聲音。他們用激情證明:他們是無愧于這個時代的熱血軍人。
“我去災區(qū)了,別為我擔心,看到那么多人被災情折磨著,作為軍人我義不容辭,雖然我可以不去。記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別哭,你失去的是一個親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個親人。那里建好了去看看,別問我留在什么地方。”
這段熱血文字,是一位年輕的戰(zhàn)士出征之前給女友發(fā)的短信。
如果沒有穿上這身軍裝,他們也許依然是一個打著耳釘?shù)臅r尚青年,也許依然是一個看上去滿不在乎的個性青年。然而,2008年這場罕見的震災,讓他們迅速彌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代溝”,回歸核心價值觀體系。
改變就在一瞬間,因為時尚阻斷不了文化的發(fā)展,民族的精神卻源遠流長。
所以,余震襲來時,綿竹市消防大隊戰(zhàn)士荊利杰跪在地上,哭著請求:“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所以,因傷病和過度勞累暈倒在救災現(xiàn)場的成空某飛院戰(zhàn)士王斐,當聽到返回部隊休息的命令時,哭得像個孩子:“隊長,我沒事,別讓我走!”
這一跪,讓我們看到了80后軍人的赤子情懷;這一哭,讓我們看到了80后軍人的熱血忠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精神氣質,一點也不亞于前輩。因為經(jīng)過災難考驗和磨礪的激情與品質,顯得更加深沉,更加有生命力,也更加深得以人為本的理念精髓。
境界—家國情懷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們大部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寵愛和呵護中成長。但特殊時期面對“家”與“國”的天平考量,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他們靈魂里激蕩的,依然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
圓圓的臉還未脫盡稚氣,卻在短短幾天之內經(jīng)歷了生死大痛、大義抉擇。曹兵,成都軍區(qū)某兵種訓練基地一位年輕班長,他救援的地點就在自己的家鄉(xiāng)綿竹市漢旺鎮(zhèn)。戰(zhàn)斗在曾經(jīng)熟悉的瓦礫堆上,他拼盡全力,以排遣對親人刻骨銘心的惦念。得知3位親人遇難,他也痛哭失聲,但眼淚未干又轉身沖進學校的廢墟,他說:“那里更需要我!”
北川這塊土地,也同樣濃縮了二級士官陸葦?shù)拇髳叟c大痛。一邊是被埋在北川縣城車站廢墟里的8位親人,一邊是作為唯一的通信兵擔負著前指通信聯(lián)絡保障的重任,陸葦承受的痛我們實在無法丈量。我們只知道,他幾乎每天24小時超負荷運轉,我們只知道,他和戰(zhàn)友們一共挖掘搜救出生還群眾156人,安全轉移群眾5300余人。
面對表妹撕心裂肺的捶問,癱坐在地上的陸葦不斷地哭著說:“對不起!對不起!”不!親愛的戰(zhàn)士,請你少一些沉痛和內疚,你對不起自己的親人,但你對得起那些懷著無言的感動和感激的人民,你更對得起這身軍裝和頭上的軍徽。
災難是一種歷練,更是一種洗禮。它洗去的是喧嘩的表象,磨礪出來的是精神的光芒。這種精神,穿越五千年的時空,閃耀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名句中,閃耀在一名戰(zhàn)士“穿上了軍裝,我就不再只屬于父母,而是屬于祖國和人民”的宣言中。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祖國之愛高于一切,21世紀的人民軍隊宗旨不變。
志氣—責任擔當
每一代人,都會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成長的事件。災難總會過去,成熟起來的是一代新人。擦干血跡和淚跡的同時,他們正站在歷史的拐點上鄭重宣告: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有能力承擔重任。
“共產(chǎn)黨員請站出來!”所有年輕的戰(zhàn)士齊刷刷地向前邁進了一步。
“不是獨生子女的請站出來!”所有年輕的戰(zhàn)士又齊刷刷地向前邁進了一步。
指揮員眼睛濕潤了:這些可愛可敬的戰(zhàn)士,誰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
同樣的感動,來自于一支肩扛紅牌的學員隊伍。他們是武警成都指揮學院560名即將畢業(yè)的本科學員,經(jīng)過8天9夜的奮力搶救,從都江堰市中醫(yī)院住院部廢墟中救出生還者59人。平時不好意思“高調”的他們,這回都紛紛申請火線入黨。他們有些靦腆地說:“在這個特殊的戰(zhàn)場上,我們決心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yōu)秀的答卷!
“我討厭照顧!我要到一線救災!”那位年輕的海軍陸戰(zhàn)隊女兵曾美強,因為指導員一句“留下,看守裝備!”的命令而哭泣了。“討厭照顧!”這是還習慣于依賴父母的80后士兵的響亮宣言?拐鹁葹模仁且淮螌λ麄兊闹卮罂简,也是一次他們證明自己的機會。
災難的歷練仿佛讓他們一夜之間長大了,歷史的舞臺已經(jīng)為他們打開。他們迅速成熟起來,開始感受生命的可貴與厚重,開始重新認識國家、民族和社會。請多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正在通過各種歷練快速成長為人民軍隊的生力軍。(記者 趙風云)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