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傳遞圣火學問多:不準帶手機 不能太近觀眾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中國新聞網“奧運專稿”,未經特別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6月23日,奧運火炬在青海湖傳遞。圖為火炬手門繼鵬傳遞火炬。 中新社發(fā) 廖攀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中新網6月25日電 北京奧運會圣火在國內傳遞,火炬手也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人物,然而經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的火炬手在傳遞奧運圣火時,也還是有著諸多“條條框框”的規(guī)定要遵守。
據《華商報》報道,火炬手在傳遞前一天將領到包括上衣、褲子、短襪、護腕和頭帶等的奧運火炬手制服,然而火炬手在傳遞圣火時,身上不能攜帶手機、手表等個人飾物和用品,也不能佩戴墨鏡。為了保證安全,長發(fā)的火炬手要將頭發(fā)扎好,而且不能使用摩絲發(fā)膠等物品,傳遞的時候也不能隨意亂晃動火炬。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如果有的火炬手在傳遞圣火時候過于激動,偏離了原定路線靠近觀眾,會有護跑手將其引領至原路線進行傳遞。原來在這方面也有規(guī)定:火炬手在傳遞火炬的時候不能太靠近觀眾。當然,為了保證奧運圣火傳遞的純潔性,火炬手不能攜帶任何其他宣傳品,或喊與火炬?zhèn)鬟f無關的口號。
火炬手在行進中,火炬手的手要握在火炬下端三分之一處,并將繪有會徽的火炬正面向前。火炬距離火炬手的身體要有一臂長的距離,要將火炬舉于身體側面,避免10-15厘米高的火焰和正在燃燒的高溫的火炬觸及火炬手身體以造成傷害。而且火炬手在傳遞時,必須面向媒體轉播車保持微笑。
【編輯:盧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