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兼教練員李慶龍—— “我熱愛這項事業(yè)勝過自己的生命”
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的記憶里,2003年的春節(jié)不同尋!
農(nóng)歷大年初一,大洋彼岸傳來一個悲痛的消息——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
這一天,距離神舟五號發(fā)射僅剩280多天。中國航天員中心把正在備戰(zhàn)的航天員召集在一起,聽聽大家想法。沒想到,座談會變成了群情激昂的請戰(zhàn)會——
“我是飛行員出生,對犧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熱愛這項事業(yè)勝過自己的生命,任何風險影響不了我的選擇和信念!
這段字字鏗鏘的發(fā)言,令在場人員熱淚盈眶。
發(fā)言者名叫李慶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員。
出生于1962年的他,是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老大哥”。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一直鮮為人知。
1996年,國家在空軍選拔預備航天員,李慶龍和吳杰脫穎而出。
李慶龍的人生很傳奇,有著兩次不同尋常的“提前畢業(yè)”——
第一次“提前畢業(yè)”,是被特招為空軍首批本科飛行員時,通常情況下2到3年的飛行訓練,他1年就拿了下來。
放單飛不久,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生死考驗。那天,9架戰(zhàn)機進行編隊特技訓練,李慶龍的飛機突然油料報警。憑借過硬的心理素質和飛行技術,他把飛機安全帶回了地面。
“當時地面人員都看傻了,以為要摔飛機了。”回想當年這一幕,李慶龍說。
第二次“提前畢業(yè)”,是他和吳杰在俄羅斯加加林宇航員培訓中心創(chuàng)造的“中國奇跡”——1年之內(nèi)學完4年的課程。
俄羅斯派了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給他們當俄語教師!袄蠋煵欢疂h語,學習時只能‘連比劃帶猜’!崩顟c龍說:“但3個月后我們愣是學會了說俄語!
國內(nèi)有個代表團參觀加加林博物館,他全程當翻譯,一點都沒“卡殼”!斑@輩子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學俄語!崩顟c龍說。
俄羅斯航天員訓練非常嚴苛,艱苦程度超乎想象——
一次訓練,李慶龍和吳杰被拉到北極圈的一片雪野,在零下50攝氏度的低溫中生存了48個小時。提供的全部食物,僅僅是兩塊巴掌大的壓縮餅干。
“兩天兩夜沒合過眼,感受就4個字——生不如死!崩顟c龍說,一次訓練下來,體重足足掉了4斤。
一年后,李慶龍以俄羅斯航天專家評委會“全票通過”的優(yōu)異成績,拿到了“國際宇航員”證書,編號:027號。
這意味著,他可以上“和平”號空間站執(zhí)行飛行任務。此前,世界上僅有26人拿到了同樣的證書。
1998年1月5日,回國后的李慶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光榮一員——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員。
這是一個身兼數(shù)職的角色:一方面要確保自己的訓練任務得以順利完成,另一方面要毫無保留地向戰(zhàn)友傳授自己的學習心得,還要參加航天員訓練大綱的制訂、航天員教員資格認定等工作。
2003年,首批14名航天員經(jīng)過考核人人都具備了上天的能力。但中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密度,決定了并非所有人都有上天的機會。
每一次飛行任務來臨,都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考核。盡管航天員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但親身飛向太空是他們一生中的最大渴望。
“落選的人,不會把失落寫在臉上!崩顟c龍說:“你能感覺出來,在以后的訓練中,他會更加刻苦,始終憋著一股勁兒!
在航天員大隊,李慶龍與景海鵬的關系非常特殊——既是同事,又是師徒。李慶龍在空軍飛行團當副大隊長時,景海鵬是他帶的飛行學員!八菚r候就是我的徒弟,現(xiàn)在還是我的徒弟!崩顟c龍說。
景海鵬兩次飛天,李慶龍的囑托只有短短6個字:“等你平安回來!”
“男人間的交流,往往一個眼神就夠了!崩顟c龍說。
“作為航天員,必須做好兩種準備,一種是身體上的,一種是心理上的!崩顟c龍說:“我是軍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險我也會完成任務;上不了天,我會繼續(xù)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