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的辯解
自空調價值“黑洞”的問題被曝光后,相關企業(yè)幾乎一致否認自己與此有關,并強調對自己當前的庫存保持樂觀態(tài)度,這不免讓人大感意外。
海爾空調一位負責人表示,公司一直采用“人單合一”的經營模式,始終保持最低庫存水平;格蘭仕副總經理俞堯昌則聲明:“格蘭仕空調以銷定產,幾乎沒有庫存的壓力!北粯I(yè)界認為受成本“黑洞”影響最大的兩家企業(yè),格力、美的分別承受著471.34萬臺和320.34萬臺庫存壓力,它們也一樣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
2008年12月8日,格力否定了媒體報道“格力空調庫存300萬臺左右,按照工程機每臺成本1000元左右計算,格力有30億元的資金沉淀”,以及“目前格力正在河北、廣東等地以700元左右的價格清貨,按照每臺虧損300元計算,將虧損近9億元”的內容。格力董事會秘書劉興浩同時表示,截至2008年9月30日,格力空調存貨較年初和2007年同期分別下降了35.31%和14.54%。而從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的財報也可以看出,雖然應收賬款同比增長20%,但主要是出口部分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其言下之意,格力沒有庫存壓力,也不可能有清倉拋售的舉動。
至于美的,該公司家用空調市場部部長張治國也出面澄清,美的的空調庫存相對業(yè)務的銷售和預期增長規(guī)模是良性的。他批駁了媒體關于“美的因儲備銅原料導致巨額虧損”一事,并稱公司此舉是為了控制經營風險,外界所說的虧損只是浮動虧損,不可能達到“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美的高層近日在回答空調庫存質疑時還特別強調:“如果競爭對手有任何動作,美的都將奉陪到底!”
“這足以解釋,為什么這兩家空調巨頭會否認自己存在庫存壓力過大的問題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格力與美的在行業(yè)中的領軍地位,它們的產品價格將直接左右國內空調市場的價格走向。一旦一方從價格因素上動腦筋消化庫存,另一方必將跟進,從而使整個空調市場的價格走低且難于在金融風暴結束之前挽回。這樣,對整個空調行業(yè)而言無異于一場更大的災難。
“顯然,誰也不愿加重損失,不排除它們是在角力!币陨戏治鋈耸恐赋,雖然格力與美的都在努力證明自己可以“獨善其身”,但從雙方2008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其利潤增速放緩的跡象比較明顯。
2008年第三季度,格力凈利潤為4.44億元,同比增長54.99%,而其上半年利潤的同比增速超過100%;美的凈利潤為2.62億元,同比下降了24.35%,而其上半年利潤的同比增速達到40%。
另外,作為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格力在澄清事實時也存在諸多疑點:首先,根據(jù)深交所2008年10月1日實施的《股票上市規(guī)則》,格力有義務對媒體所關注的公司事件在交易所或指定媒體發(fā)布澄清公告,但實際上它并沒有這樣做;其次,格力的解釋引用財報數(shù)據(jù)截止到9月30日,媒體報道的新增存貨壓力則包括了10月和11月。格力的解釋不能讓人信服。不僅如此,有人還從格力2008年前三季度的財報中找到了其整體庫存過大的跡象。
截至2008年9月30日,格力有46.74億元的存貨,6月末為65.35億元,2007年同期是54.70億元。該數(shù)據(jù)反映格力的庫存是不升反降的。但另一方面,該公司第三季度的應收賬款為17.34億元,6月末是39.31億元,2007年同期為14.47億元。到第三季度結束時,格力的預收賬款升至48.85億元,6月底為11.49億元,2007年同期為44.13億元。此外,格力第三季度末的應收票據(jù)升至118.77億元,6月末是45.89億,2007年同期只有66.75億元。面對全面上漲的應收賬款、預收賬款和票據(jù)金額,格力解釋:第三季度報告期末應收票據(jù)和應收賬款較該年初增長60.28%、93.84%,分別是受到國內經銷商的承兌匯票增加和出口銷售增長,尚未收回的貨款增加所致。對此,業(yè)內人士指出,格力是將產品壓給了渠道。
消化是個超大難題
積極降低庫存,這是所有空調廠商在響應國家“家電下鄉(xiāng)工程”時首先打定的主意。但國家有關空調行業(yè)的節(jié)能政策猶如一道鐵閘,幾乎斷了他們的念頭。
知情人士透露,在2008年6月國家標準化委員會下發(fā)《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征求意見稿,將空調能效標準門檻從現(xiàn)行的5級(能效比為2.6)提高至2級(能效比為3.2)后,同年12月4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再次批準成立相關的分技術委員會,并將組織制訂變頻控制器標準。
據(jù)介紹,變頻空調具有突出的節(jié)能優(yōu)勢。如果將國內目前近2億臺能效比為2.6的空調都換成符合國家標準的變頻空調,按每天10小時,一年120天開機計算,每年可節(jié)約電1300億度,超過了三峽水電站880億度的全年發(fā)電量。因此,國家決定把推廣變頻空調的政策在近期予以實施推廣。然而,各大空調廠商的庫存產品中,低能效比的產品仍然占據(jù)絕對份額。即使是從2008冷凍年國內市場售出的2450萬臺空調產品來看,國家信息中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標明,符合新能效比要求的只占20.04%,即490萬臺。
盡管有空調廠商認為,國家推行新的能效比標準只會禁止廠商類似產品的繼續(xù)生產,而不會干預其庫存的銷售,但還是有不少分析機構猜測,國家可能在2009年3月就禁止生產低于3.2級能效比的空調,2009年9月禁止銷售所有的不符合條件的空調。
“這短暫的10個月時間根本不可能清理掉2千多萬臺存貨,因為消費者也想選擇低能耗的產品,即便廠商最后拿出一向屢試不爽的‘撒手锏’——低價!眹鴦赵喊l(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說。據(jù)他估計,要消化掉這批不符合國家節(jié)能新標準的老式產品,全行業(yè)普遍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在這過程當中,一些實力不濟的企業(yè)將被淘汰出局,預計2009年后市場活躍廠商數(shù)量將不超過10家!
另據(jù)國家信息中心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在2008冷凍年度,重點城市市場的品牌淘汰率已明顯高于2007年,2007冷凍年中的52個品牌數(shù)在經過2008冷凍年的沖刷后,減少為34個,18個品牌被淘汰。且在這存活的34個品牌中,銷售量占有率高于1%的品牌由25個降至18個,前5大占有率品牌的銷售量較2007冷凍年前5大品牌高出4.28%,市場資源更加集中。
這似乎也在顯現(xiàn)著未來空調市場進一步優(yōu)勝劣汰的發(fā)展趨勢。(李默風)
來源:IT時代周刊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