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永鏘談往事:挖搜狐高層前和張朝陽打招呼——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IT新聞
            古永鏘談往事:挖搜狐高層前和張朝陽打招呼
          2009年11月30日 09:30 來源:南方都市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創(chuàng)業(yè)者ID

            古永鏘

            過往經歷

            1989年至1992年,任職于貝恩(Bain)管理咨詢公司;1993年在寶潔國際香港公司任職;1994年至1999年,于風險投資公司富國集團擔任副總裁;1999年3月加盟搜狐公司,時任搜狐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至2004年底離開搜狐前,任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新手上路

            2005年11月,創(chuàng)辦合一網絡,啟動資金300萬美元;2006年12月21日,優(yōu)酷網正式上線,古永鏘擔任CEO兼總裁。

            商業(yè)模式

            優(yōu)酷網集合、集成更多的視頻產品,使中國視頻網站走出了一條HULU和YouTube兩種模式結合的新路———既購買視頻版權,又鼓勵用戶提供原創(chuàng)。視頻內容免費,靠廣告盈利。

            古永鏘最近頻頻在媒體上露臉,這并非他所愿。特別是他已料到記者們總免不了問起搜狐起訴優(yōu)酷的事。

            9月15日,搜狐聯合幾個視頻網站創(chuàng)建“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向優(yōu)酷網、土豆網、迅雷等涉嫌盜版的網站發(fā)起訴訟,向優(yōu)酷網索賠5000萬到1億元人民幣。

            前東家的做法雖然讓古有些難以接受,但他表示,這只是“非主流的某些力量打算動手搶奪網絡視頻行業(yè)的蛋糕”。

            網絡視頻這塊蛋糕有多大?易觀國際今年第二季度的統(tǒng)計顯示,中國網絡視頻市場收入達1.22億元,同比增長57.2%。

            老友走到對簿公堂這一步,既源于張朝陽對視頻產業(yè)的預期,與古永鏘此前“大鳴大放”的作風也不無關系。前者認為中國娛樂業(yè)在5年后的產值要翻一倍,后者則對外宣稱,優(yōu)酷的月營業(yè)收入已突破1000萬元,年營收破1億元不在話下。

            做創(chuàng)業(yè)經理人,而不是職業(yè)經理人

            1999年,古永鏘還是那個跟在張朝陽身后的古永鏘。搜狐從一家100多人的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到盈利上市,古永鏘參與了從融資到運營等多方面的工作,到2001年7月份當上了首席運營官。

            “但這其實也相當于是創(chuàng)業(yè)”,古永鏘說,“我從來不是一個職業(yè)經理人,我在搜狐的過程是創(chuàng)業(yè)經理人,我離開的時候跟大家說得很明白,我要回到一個創(chuàng)業(yè)小公司,我們的團隊有技術、產品、設計、營銷、開發(fā)!惫庞犁I說。

            2005年初,古永鏘從搜狐離職。半年的休息旅行之后,他有點坐不住了,開始看項目。他看到了視頻行業(yè)的機會!癥outube剛開始公測的時候我在美國,做過圖文網站的經驗告訴我,視頻產品在中國的需求也很大。”古永鏘說。

            于是他對視頻網站展開了一番分析和考察。美國人在youtube上所展現的分享旅游和各種有趣的視頻的熱情,使得古永鏘認定,在互聯網上看、拍、分享視頻一定大有可為。

            2005年11月,古永鏘回國,跟兩個合作伙伴籌資300萬美元,正式把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想法付諸實踐。2006年12月21日,優(yōu)酷網正式上線。

            一年之內不從原公司挖人

            和傳統(tǒng)網站主要以文字和圖片作為傳播內容不同,優(yōu)酷網專門以視頻作為自己的傳播內容。用戶可以將自己的視頻收藏和視頻作品上傳到這個平臺上,與他人分享,也可以瀏覽其他用戶上傳的視頻內容。優(yōu)酷的工作人員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對這些短到幾十秒鐘,長到十幾分鐘的視頻作品進行審核和推送。

            古永鏘說:“選擇做視頻行業(yè),跟以前的圖文互聯網并不競爭”。

            這種做法無疑也贏得了搜狐的好感。2007年,張朝陽力排眾議,在搜狐網上建立了一個與優(yōu)酷合作的拍客頻道,幫助當時還很弱小的優(yōu)酷進行推廣,而古永鏘也頻頻參加搜狐的視頻訪談等欄目,雙方相處融洽。

            古永鏘也遵守著硅谷互聯網行業(yè)的傳統(tǒng)——— 一年之內不從原公司挖人。

            “早期有部分人是我就職于風險投資公司富國集團時期的同事,都是5年前的事情了,我的C FO(首席財政官)就來自那里。CTO(首席技術官)來自搜狐,但他早在我離開之前就辭職去了加拿大讀書,也早就過了承諾期”,古永鏘說。

            但當搜狐的總裁助理魏明2007年準備加盟時,古永鏘還是親自跟張朝陽打了招呼。那年春節(jié),他在張朝陽家拜年,提起了這事。

            他說:“我是2005年離職的,兩年過去了,我沒從搜狐挖過人,現在我想帶走魏明。”

            張朝陽說,“我早知道他會跟你走”。

            在貝恩(Bain)管理咨詢、風險投資公司富國集團、搜狐等多重領域的的職業(yè)經歷,幫助古永鏘找到了自己所需的人才,完善了創(chuàng)業(yè)團隊。

            盈利模式的不斷修正

            在美國,網絡視頻行業(yè)主要有兩種商業(yè)模式———除了YouTube這種以跟原創(chuàng)用戶分享廣告收入為主的模式外,還有一種是以“正版+免費+廣告”的模式,典型的代表網站是HULU(呼;蚝J)。在今年上半年美國網絡視頻行業(yè)4.77億美元的收入中,HULU就占了20%之多。

            “Youtube的模式很難在中國獲得成功”,古永鏘說,1985年他在美國留學時就發(fā)現,美國家庭搞笑錄像節(jié)目(America’sFunniestHomeVideos)十分的火爆,但這是建立在美國20多年的DV文化發(fā)展基礎上的,而中國的DV普及也就是近幾年的事,能夠打動廣告主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視頻少之又少。同時,中國的媒體資源相比美國要分散得多,版權談判工程浩大。很多版權方為了保障電視臺的利益,對視頻網站的合作請求一直猶豫觀望。

            這就迫使中國視頻網站走出了一條H U LU和Y ouTube兩種模式結合的道路———既購買視頻版權,又鼓勵用戶提供原創(chuàng)。

            古永鏘意識到,只需要體現部分互聯網媒體及時、海量的特點,對傳統(tǒng)媒體而言就是顛覆性的,在新聞領域就會具有相應的競爭力,但若反過來,過于強調互聯網的自媒體特征,會使商業(yè)模式被社會接受變得困難。

            在完成了三輪共4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后,優(yōu)酷動作頻頻。

            2008年,與北京電視臺、東方衛(wèi)視,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華誼兄弟、環(huán)球音樂、EMI百代等達成合作,緊接著又簽下1000多家電視劇制作合作單位作為聯盟成員,買下了大量的電視劇版權,比如去年的熱播劇《奮斗》,當各大電視臺播完后,用戶就能在優(yōu)酷上收看正版的視頻內容,今年又開始談熱播劇的版權。

            最終,古永鏘將優(yōu)酷做成一個集合媒體合作與用戶分享的視頻網站,媒體合作部分占70%,原創(chuàng)占30%。易觀國際近期發(fā)布《2009年第3季度中國網絡視頻市場季度監(jiān)測》數據顯示,優(yōu)酷以12.6%的市場占有率占據視頻網站市場第一名。

            “3年前,大家非常不看好,我們開拓了一個新的天地,優(yōu)酷2009年廣告收入過億已成為事實”,古永鏘表示,視頻網站行業(yè)正處于商業(yè)價值即將升華的關鍵時期,“我們早知道其他網站會進入,我們會面對,而且我們會勝利。”

            有話要說

            要不要創(chuàng)業(yè)?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首先,你選擇的市場夠不夠大?其次,你的商業(yè)模式是否夠清晰?

            為什么很多人找不到錢?就在于你的商業(yè)模式模糊,服務哪個人群都說不清楚。好的商業(yè)模式兩分鐘就可以說明白。

            ----- IT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