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上海世博視野不再拘泥“中國自戀”——中新網(wǎng)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明報:上海世博視野不再拘泥“中國自戀”
          2010年05月17日 13:43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5月14日,在小雨中的上海世博園,各國展館吸引游人。 中新社發(fā) 潘旭臨 攝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quán)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使用。

            中新網(wǎng)5月17日電 香港《明報》17日刊文說,上海世博展現(xiàn)的視野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國館內(nèi),傳承中國文化也可以更有庶民色彩及人文精神。而世博主題館當中看到的,已再不是那種把自己放在世界中心的自戀。

            文章摘編如下:

            前一陣子,湊熱鬧到了上?词啦。從香港電視、報章上看到的世博,似乎是那樣的爭先恐后、沒有秩序。但在自己的世博行之中,所經(jīng)歷和體驗的又是另一回事。

            早上是從地鐵站與其他民眾一樣魚貫排隊進入園內(nèi),亦經(jīng)歷過沙特阿拉伯館外排隊足足三個小時,又或者日本館外的兩個小時,平心而論,秩序尚可。慢慢開始領略到,為什么一些僑居海外的港人總是說,他們每天從網(wǎng)上閱讀香港媒體所報道的新聞,總以為香港像危城告急一樣。

            更重要的是,正如一篇《香港經(jīng)濟日報》的專題報道指出,香港機場最初投入服務時,不是也出現(xiàn)過大混亂,迪斯尼和東亞運一樣有個壞的開始,但這都不等于永遠不濟。若香港人只看到人家的缺點,意識不到人家的進步,而故步自封,原地踏步,最終只會演變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

              擺脫了傳統(tǒng)文化圖騰

            在三天匆匆的世博行之中,讓自己留下印象的,并不是那些最能搶奪傳媒眼球的噱頭,反而是當中展現(xiàn)的一些視野。

            兩年前那場北京奧運開幕表演不錯,極盡視聽之娛,視覺效果十分震撼,但個人來說,卻嫌“土味”重了點,就像很多類似的場合和表演一樣,總離不開皇帝、飛仙、又或者古代四大發(fā)明等傳統(tǒng)文化圖騰。

            但今次的世博便很不一樣,或許你還能看到皇帝和飛仙,但卻只是在由各個省市負責的地方館那里找到。

            而由上海人自己策劃的中國館,內(nèi)里最為矚目的已經(jīng)換轉(zhuǎn)為那一幅一百多米長的巨大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傳承中國文化也不一定靠公侯將相,也可以更有庶民色彩及人文精神。

            同是由上海人策劃的世博主題館,主題是展現(xiàn)城市生活,分為五個支館,分別是城市足跡館、城市未來館、城市人館、城市地球館、城市生命館。當中看到的已經(jīng)再不是那種“中原”視野、把自己放在世界中心的自戀。

            例如,在城市生命館中,有由七塊巨大環(huán)形熒幕組成的城市廣場,把世界五大城市廣場搬到上海,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光影,播放一部八分鐘長的影片,用尋找電視天線、皮鼓、出租車、中國象棋和雪橇狗的五個故事,串起五個城市廣場,亦展現(xiàn)五地的城市脈搏: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足球,浪漫探戈;

            肯尼亞內(nèi)羅畢:沒有舞蹈,就沒有非洲生活;

            印度孟買:喧鬧和活力;

            中國四川漢旺:豁達堅韌,自強不息;

            加拿大埃德蒙頓:樸雅生活,悠遠情懷。

            又例如,在城市人館中,通過對世界五大洲六個城市中六個不同家庭的跟蹤拍攝,將他們的故事嵌入“家庭”、“工作”、“交往”、“學習”和“健康”五個展區(qū),運用實物、布景與多媒體相結(jié)合的手法,營造出不同城市的景觀,講述城市中“人的故事”。

            而在城市未來館中,又并發(fā)出對未來種種瑰麗奪目、魔幻驚奇、超越現(xiàn)實的想象。這些場景,都很不“中國”。

              京奧開幕禮vs.上海世博

            正如林沛理在其《亞洲周刊》專欄中所說:“這一點,當然跟北京與上海迥然不同的城市性格有關系: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和權(quán)力中心,自然有一種使命感,要將深邃、高遠的中國文化,與以身為中華兒女為榮的民族自豪感展現(xiàn)出來!

            今次上海世博很不一樣,它所展現(xiàn)的是上海如何走向世界,就如林沛理所說,它“已經(jīng)無須再誠惶誠恐、渾身解數(shù)地在世人面前證明自己”。

              北京城、上海灘、廣州市

            我的一位內(nèi)地朋友說,文化圈有一句話,就是:“北京城、上海灘、廣州市”。

            那就是說,北京是一個“城”。它所展現(xiàn)的,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那種深厚、大氣、博大精深,每一點建筑、每一個人的心態(tài)都法度深嚴,就恍似要以高大深厚的城墻,把所有東西都重重保護起來一樣。

            而上海卻是一個“灘”。它一直承受一波又一波的西方文化巨浪沖擊,再結(jié)合自己原先的文化底蘊沉積出自己的一套。人們比較慣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洗禮。

            而廣州就是一個“市”。從市井、雜亂中展現(xiàn)出它的庶民和活力,但卻沒有包袱,沒有那一份“文以載道”的使命感,亦因此成了庶民文化的先驅(qū)。

            易中天在其所著的《讀城記》一書中,也如此形容三地代表的不同文化:“北京是城。北京城很大很大。北京城大得你不知從何讀起”,“上海是灘。上海灘很開闊。開闊的上海灘有非凡的氣派”,“廣州是市。廣州的市很活很活。廣州的活力讓人驚異!(蔡子強)

          參與互動(0)
          【編輯:官志雄】
            ----- 海外華文報摘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