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尉氏假案”顯現(xiàn)“命案必破”的悖論——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新京報:“尉氏假案”顯現(xiàn)“命案必破”的悖論
          2010年05月19日 04:11 來源:新京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 社論

            日前,河南尉氏縣精神病人劉衛(wèi)中被當?shù)鼐焦室廪k錯案,抓走充抵“殺人犯”的枉法事實,被公之于眾。日前,因在命案偵破中“弄虛作假、謊報戰(zhàn)績”,尉氏縣公安局局長鄭偉和副局長宋偉民被免職,鄭偉被調離公安機關,其余5名警察也受到了處理。

            比起農民趙作海,劉衛(wèi)中已算“幸運”了,他至少沒遭受長時間殘酷的刑訊逼供,沒面臨現(xiàn)實的死亡威脅,也沒忍受十多年的牢獄之苦。僅僅是在充抵了一回殺人嫌犯后,劉衛(wèi)中就被釋放了。

            但從法治尊嚴、人權不可侵犯等諸多崇高的價值標準看,劉衛(wèi)中和趙作海兩人的案子,在本質上有著同樣的錯誤和荒謬性,它們對整個法治的傷害并無二致。

            雖然如此,當?shù)卣畬ξ臼峡h公安局有關責任人員的處理,還是有些輕描淡寫。毫無疑問,明知某人不應受到刑事追究,司法工作人員故意錯誤拘捕之,并意圖啟動刑事訴訟程序的行為,已經涉嫌徇私枉法罪,理當由檢察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F(xiàn)在,用內部行政處理的方式替代司法追究,是縱容職務犯罪。

            精神病人劉衛(wèi)中“被殺人”,源于當?shù)鼐皆谵k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的工作壓力,即上級規(guī)定的“命案必破”制度。從2004年開始,當?shù)匾恢睂嵭羞@項從誕生起就爭議頗大的制度,它以自上而下的強制性規(guī)定,給承擔偵查工作的一線警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命案必破”制度源于善良的想法,也確實能產生一定的工作效應。比如,它能加強基層警察的工作責任心,更有效地打擊嚴重刑事犯罪,給那些意圖實施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的不法之徒,以更大的震懾力。

            但問題是,“命案必破”畢竟是主觀的善良愿望,在偵查技術不能完全跟上、社會情況日益復雜、犯罪手段日益多樣化的今天,“命案必破”說到底還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

            這一制度的悖論,就在于以純粹主觀的愿望,替代客觀上的不可能性。如果將“命案必破”制度機械地套用到任何辦案警察身上,不僅可能適得其反,甚至會誘發(fā)刑訊逼供以及其他荒謬做法。劉衛(wèi)中案件的發(fā)生,問題就出在有關部門和人員對“命案必破”制度的機械理解和套用。

            從這個意義上說,劉衛(wèi)中案件的發(fā)生,雖然有辦案警察和辦案單位的重要責任,他們?yōu)榱送瓿赊k案任務,而刻意枉法侵犯公民權利,但同時也有上級機關管理不善、督察不力的責任。

            劉衛(wèi)中案件及其所反映出的“命案必破”的悖論,提醒各地公安機關的管理者,基于社情的復雜性,“命案必破”可以作為倡導性的指標,但不宜作為真正的剛性規(guī)定。

            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所有的警察都應該明白,命案實際上是社會的必然風險,它的發(fā)生也是必然的,其中一些命案暫時不能破獲,也是必然的。公安機關可以要求偵查人員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對命案問題實行簡單的考評機制,而是要根據(jù)每個案件的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如果屬于偵辦人員工作不力,當然要加大壓力促其破案;如果確屬無頭之案,還是應當秉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理性對待,從長計議。

          參與互動(0)
          【編輯:朱鵬英】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