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順德大部制改革"滿月"透視:固有格局仍待突破——中新網(wǎng)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廣東順德大部制改革"滿月"透視:固有格局仍待突破
          2009年11月03日 09:49 來源:南方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雖然(廣東)順德人認為大部制改革已在平靜中推進,但我們更愿意將之理解為他們的自信與淡定。

            畢竟這是“石破天驚”的改革。慣性思維的束縛、利益格局的調整、法律法規(guī)的抵牾……無不考驗改革者的勇氣、毅力與智慧。

            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qū)委書記劉海坦承,與他以前在佛山市委宣傳部長任上力推的傳媒整合,以及在南海區(qū)委書記任上推行的鎮(zhèn)街撤并等重大改革相比,“這一次在順德的改革壓力更大,感覺更難”。

            轉得快:突破傳統(tǒng)思維定勢

            改革一開始就遇到了難題———黨政機構如何設置?

            新中國成立后,各級政府的機構改革沒有停過,但過一段時間又回到原地,陷入了“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

            順德人認為,關鍵原因在于人們習慣于將機構改革等同于精兵簡政,一直以減少多少人員和部門來衡量改革的成功與否。改革時往往把想象中較不重要的部門削減,但運行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其實每個部門都不可或缺,慢慢又增加了回去,仿佛陷入了一個泥潭。

            如何才能不“重復昨天的故事”?

            順德決定打破機構改革就是精兵簡政的思維定勢,不在乎到底合并多少部門、精簡多少人員,不再像以往的機構改革那樣簡單地進行機構拆分,而是通過調整部門職能,理順責權關系,使黨政機構設置更加合理,形成長效機制。

            由此出發(fā),很快就碰到“黨政關系”的難題。如果實現(xiàn)黨政聯(lián)動,將包括垂直管理部門在內的所有黨政部門進行“同類項合并”,現(xiàn)實嗎?

            須知,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參照前蘇聯(lián)的做法,建立了黨政部門的歸口管理制度。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機構設置要“上下對口”,已經(jīng)“天經(jīng)地義”。另一方面,黨政不分因造成諸多弊端屢遭詬病,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黨政分開”,也被人們認定為中國政治改革的方向。

            至此,順德似乎陷入絕境———走老路,意味著再度陷入“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怪圈;走新路,意味著要觸犯“上下對口”和“黨政分開”的天條。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順德一直扮演著改革先鋒的角色,這里有改革的傳統(tǒng),有著改革的群眾基礎和破解難題的物質基礎,“轉得快,好世界”是順德人的口頭禪,生動道出了他們“辦法總比困難多”的智慧。

            順德人開始“借外腦”,今年上半年先后委托國家行政學院、廣東省經(jīng)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的專家,就機構改革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學習考察香港、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先進做法和經(jīng)驗,經(jīng)過反復研討和咨詢,最終在上級的支持和指導下形成了黨政機構改革方案。

            方案徹底沖破了人們的思維慣性,在機構設置時不再顧忌有沒有“上下對口”,不再顧忌有沒有“黨政分開”。一個機構該不該設,順德的標準只有一條:是否利于解決實際問題。

            可怕的順德人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沖破思維慣性后,有豁然開朗之感!眲⒑Q陲棽蛔∨d奮:“現(xiàn)在回過頭看,會覺得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當初要捅破這層紙確實不容易。”

            協(xié)調好:巧妙調整利益格局

            “合并同類項”后,順德41個黨政機構被壓至16個,意味著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部門的存廢、官員的調整、財權的轉移、人員的安置、人情的糾葛,都與個人、部門、集團的利益息息相關。如何平衡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考驗著改革者的智慧。

            壓力首先來自順德內部。隨著部門數(shù)量的急劇減少,官位也越來越少。改革前的各局局長變成了副局長,副局長變成了局務委員。對普通科員而言,意味著升遷的機會更少,等待的時間更長。

            改革以后,原先的順德區(qū)委常委、副區(qū)長都擔任大部門一把手,他們以前只需參與主要事務的決策和協(xié)調,現(xiàn)在卻必須前往一線參與具體而瑣碎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以前,他們只需在臺上聽匯報,現(xiàn)在卻必須親自抓。一旦部門工作失職,他們作為法人代表還將被問責。

            改革不能以犧牲干部的利益為代價。聰明的順德人搞了一個重要“發(fā)明”,就是在區(qū)一級設立“政務委員”,在局一級設立“局務委員”,編制不突破、人員不降級、薪酬也優(yōu)化,人員安置的困局隨之破解。

            壓力還來自順德外部。由于順德大部制改革整合了原由廣東省、佛山市垂直管理的工商、地稅、質監(jiān)、藥監(jiān)、國土、規(guī)劃、社保等部門,在省、市相關部門看來是驚天轟雷,一夜之間在順德的直接對口部門就沒了。有人驚呼順德“不改革是等死,但改革卻是找死!

            順德區(qū)區(qū)長梁維東說,整合垂直管理部門,是他們擔心的。始料未及的是,省里、市里非常支持,省里還專門召集了雙管部門開會,協(xié)調這些部門與順德改革的對接問題。改革由此順利推進。

            “如果沒有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幫助,難度真的很大!眲⒑K闪艘豢跉。

            路漫漫:固有格局仍待突破

            近日,廣東省某機關一處級干部來到順德,半開玩笑地對順德干部說:“以后我來順德的機會少了,因為這里連我們的對口單位都沒了!

            這個玩笑道出了不少順德干部的擔心,由于沒有和上級部門直接對口的部門,一些優(yōu)惠政策、扶持資金可能會不給或少給順德。

            “如果上面因此而放棄對順德的相關支持,那改革恐怕難以成功!表樀聟^(qū)經(jīng)濟促進局局長蘇偉波希望上級部門能理解順德改革,“從字面上看,有些局是沒有了,但相關的職能依然是存在的!

            順德正在積極爭取省、市有關部門的支持。近日梁維東帶領多位部門一把手拜訪佛山市多個部門,詳細介紹順德各部門的職能架構和整合情況。各部門也在加緊與上級部門銜接,通過文電往來、業(yè)務系統(tǒng)使用、信息報送等方式,及時掌握上級部門的要求和部署。

            另一個待解的難題是,如何實現(xiàn)改革與法律法規(guī)的無縫對接。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規(guī)定,營業(yè)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由地稅局負責征收,但順德將地稅局與財政局合并為財稅局后,征稅主體如何平穩(wěn)銜接將是一個考驗。

            執(zhí)法主體不明的問題,在機構整合后凸顯得十分明顯。為了避免多頭執(zhí)法,順德工商局、質監(jiān)局、安監(jiān)局、衛(wèi)生局等8個具有執(zhí)法權的部門整合為順德區(qū)市場安全監(jiān)管局,以前一個士多店可能要與多個部門打交道,以后就一個!叭欢,執(zhí)法書該以誰的名義出具呢?”大家有些無奈,“1992年順德掀起綜合體制改革時,行政法規(guī)體系尚未建立,改革空間很大。如今,各項法規(guī)趨于完備,如果沒有配套政策,改革可能處處遭遇掣肘!

            部門之間的磨合也需要時間。公眾并不關心各部門究竟怎么整合,他們關心的是整合產生的效果。大部門并不必然地等同于高效率,如果被整合的各部門缺乏有機融合,那么1+1>2的質變就很難實現(xiàn)。

            “讓一個公務員去適應一個部門很容易,但讓一個部門去適應另外一個部門,甚至幾個部門相互適應則困難得多!表樀陆(jīng)濟促進局常務副局長劉怡說,該局分四個地方辦公,人員來自不同的部門,彼此之間尚不熟悉,他們原來所在的部門又有各自不同的辦事制度和流程,現(xiàn)在合在一起之后,就必須盡快規(guī)范起來。

            順德改革推進一個月的情況表明,改革的諸多困局已初步破解,改革的大局由此而定。作為廣東和中國改革的一枚棋子,順德將在更漫長的改革征程中顯示出其重大的標本意義。(雷輝 雷雨 顧大煒)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