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電 題:少些歌功頌德,多點“憂患精神”
中新社記者 符永康
“兩會”接近尾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再次發(fā)出震耳發(fā)聵的聲音:“我們開會,前面八分鐘是在歌功頌德,對報告歌功頌德,對自己歌功頌德,剩下的沒有時間了!
這位曾在中國抗擊SARS時堅持說真話的醫(yī)學專家,一語道出了一些人大代表的“病”——對官方歌功頌德,對社會粉飾太平,唯獨對民眾疾苦語焉不詳,甚至只字不提。
在厚厚一疊人大代表發(fā)言簡報中,雖然不乏有為公眾代言的真知灼見,但也有不少人大代表的“流行語”,如“政府工作報告有根有據(jù)”,“堅定信心促發(fā)展”,“計劃、預算兩個報告很好”等,歌功頌德之聲不絕于耳。
在會場上,七十三歲的鐘南山有感而發(fā):“我們代表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和承諾。大老遠跑北京來,要的是反映民聲、民情!老百姓信任你,你得說點話。”
在當前金融危機之下,中國政府頻出“重拳”,力圖盡快提振經濟,改善民生。作為人大代表,對官方政策表示肯定并無不妥,但正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言,中國經濟增速在持續(xù)下滑,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更沒有根本緩解,“歌功頌德”有違官方基本判斷,也缺乏困難時期應有的危機意識和憂患精神。
兩千萬農民工和數(shù)百萬大學生亟待就業(yè),“住房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依然存在。民眾對北京人民大會堂里發(fā)出的聲音充滿期待,值此艱難時刻,“形勢一片大好”的說法無疑在強奸民意,也有損人大代表的公信力。
在中國的政制架構中,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但有不少人大代表本身即為政府官員。在長官意識的促動下,唱贊歌、勤鼓掌、拍馬屁都只是習慣性的官場表達。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只有現(xiàn)代平等觀念得到充分彰顯,才能減少被動或主動歌功頌德的聲音。也只有降低人大代表中官員的比例,才能使人大會議少一些“官代會”的色彩,更多發(fā)揮“人代會”的監(jiān)督職能。
相比往年而言,人們從今年人大會議中已經看到了變化的希望,全國人大代表李永忠公開質疑財政預算報告,教育界代表批評大學“官本位”,法律界代表表示要反思司法制度。而沒有通過媒體放大的理性建言更是為數(shù)不少。人們期待在來年“兩會”上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的改變和進步。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