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普辦主任稱人口普查不會致居民隱私泄露——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浙江人普辦主任稱人口普查不會致居民隱私泄露

          2010年10月26日 13:18 來源:浙江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從11月1日開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將進入入戶登記階段。屆時,全省50萬名普查員將走進千家萬戶,登記相關的戶籍、職業(yè)等信息。

            人口普查涉及社會方方面面,關系到每一戶家庭和每一個人,投入的人財物及時間成本甚為巨大,堪稱“和平時期最大的社會動員”。

            人口普查,怎樣查?就公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省人普辦主任、省統計局副局長黃建生。

            記者:我省人口普查工作分幾個階段?花費多少?

            黃建生:前期的戶口整頓和清查摸底工作已基本完成。從11月1日至11月10日是入戶登記階段。11月10日至11月30日,將對已登記信息抽樣復查,以確保登記質量。隨后進行匯總、編碼、光電錄入和綜合分析。明年4月底前后,人口普查的一些主要數據將以公報的形式對外公布。在這次普查中,浙江僅工作經費的投入就達1.9億元。

            記者: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展普查?

            黃建生:人口普查是關系國民經濟發(fā)展全局、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查清人口底數,對統籌人口、資源和環(huán)境的關系,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科學編制“十二五”規(guī)劃,完善人口調控政策,有效配置公共資源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說得具體一點,幼兒園、學校、老年公寓、圖書館的布局,都要以人口普查的情況作為依據,因此,普查和每個人都密切相關。

            記者:居民接受普查登記時要填寫什么內容?要花多長時間?要準備什么材料?

            黃建生:居民要填寫短表或長表。大部分居民填寫的將是短表,其中包含姓名、性別、民族、國籍和職業(yè)等人和戶的基本情況;長表是按10%的比例抽取的,其中多了就業(yè)、住房、社會保障等內容。填寫短表一般15分鐘可完成,長表需要20到30分鐘。居民事先應準備好戶口本和身份證。

            記者:居民的隱私是否會被曝光?普查員的身份如何識別?

            黃建生:關于隱私權,居民不必擔心。根據《人口普查條例》,普查員不允許泄漏普查對象的個人隱私。而且,人口普查數據不得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進行政績考核和責任追究的依據,同時也不得作為對人口普查對象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

            識別普查員身份很簡單。普查員上門登記時都將佩戴普查員證,上面有姓名、編號和普查員的照片。而且,普查員上門時都有陪調員陪同。陪調員一般是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

            記者:這次人口普查和前幾次相比有什么不同?現在的普查工作面臨哪些挑戰(zhàn)?

            黃建生:前幾次普查主要針對常住人口,而這次普查采用按照現住地登記的原則,是“見人就登”。除了常住人口,還包括流動人口、身處境內的港澳臺和外籍人士,普查對象的范圍更加寬泛。

            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人口普查確實面臨挑戰(zhàn),比如:流動人口越來越多、人戶分離現象日益普遍、少數居民不配合導致入戶難等,這些問題我們要加倍認真對待。

            在這里,要特別感謝公眾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關心。我們有一句口號:“關心人口普查,就是關心我們自己的生活。”希望每戶家庭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支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如實申報相關信息。本報記者 李建 通訊員 錢剛

          參與互動(0)
          【編輯:鄧永勝】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