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中國建設“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

          2010年07月02日 16: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中新網7月2日電(記者 張希敏)中國科協(xié)與北京理工大學2日北京正式簽署合作協(xié)議,共同建設“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及“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協(xié)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一期工程將在3年內完成300名老科學家的采集工作,采集反映老科學家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師承關系,以及對日后科學成就產生深刻影響的工作環(huán)境、學術交往中關鍵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節(jié)點的各種資料,以及真實反映老科學家學術思想、觀點和理念產生、形成、發(fā)展過程的各種資料。

            中國科協(xié)書記處書記馮長根說,老科學家是共和國科技發(fā)展歷史的活檔案,他們的學術成長歷史本身就是新中國科技發(fā)展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梢灶A見,采集所得資料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其數量和種類也必定龐大而蕪雜。為使采集資料得到妥善、安全、科學的管理和儲存,發(fā)揮其應有價值,需要建設具有現代創(chuàng)新理念、技術設施和管理方式的館藏基地,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對采集到的文字、聲音和圖像資料等進行數字化處理,按不同主題分類編目、歸檔儲存和管理,并承擔展示和二次開發(fā)的宣傳工作。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巖說,目前,中國科技人員數量已居世界首位,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及時建立集長期保存、文化傳承、學術交流、科技創(chuàng)新功能為一體的長期機構和長效機制是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發(fā)展舉措,設立“中國科協(xié)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將在促進科技信息共享和學術交流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參與互動(0)
          【編輯:巫峰】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