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油倫敦加油站癱瘓 新任"掌門"遭遇"下馬威" ——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際新聞

          英石油倫敦加油站癱瘓 新任"掌門"遭遇"下馬威"

          2010年07月29日 10:15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英國石油公司新任“掌門”鮑勃·達德利27日遭遇“下馬威”。

            因環(huán)境保護組織抗議行動,英石油設在英國首都倫敦數十處加油站無法正常運營。

            關站換標識

            綠色和平組織當天在倫敦展開示威行動,抗議英石油污染環(huán)境。

            英石油和綠色和平組織說,抗議者阻斷加油站汽油流出,阻止加油站重新運營。

            抗議者打出標語:“關掉。超越石油前行!薄俺绞汀睘橛⑹涂谔,旨在顯示英石油保護環(huán)境。

            抗議者爬到一處加油站高處,用“新標識”圖案遮住英石油標識!靶聵俗R”顯示,狀似英石油標識的太陽隱于黑色油海。

            綠色和平組織說,這個組織的成員成功關閉倫敦47處英石油加油站。

            英石油證實旗下35處加油站被迫臨時關閉,但強調其中大約一半已經全面恢復運營。

            英石油設在美國的加油站也陷入尷尬。美國公眾到這些加油站和英石油辦公室示威,借助社交網站爭取更多人支持示威行動。

            施壓新掌門

            綠色和平組織說,這項行動旨在敦促英石油新首席執(zhí)行官鮑勃·達德利放棄他前任托尼·海沃德的做法,不“沉迷于高風險、不顧及環(huán)境的石油資源”。

            這個環(huán)保組織的負責人約翰·薩烏文說:“眼下到了英石油‘超越石油’的時刻。在托尼·海沃德治下,這家企業(yè)(環(huán)保程度)倒退,榨干墨西哥灣等處最后一滴油!

            “我們關掉英石油在倫敦所有加油站,給這家企業(yè)的新‘掌門’一個機會拿出更好方案。因為他們以往作為,我們無法相信他們‘超越石油’,F在該證明這句話了!

            英石油27日宣布,首席執(zhí)行官海沃德定于10月1日離任,由美國人達德利接任。達德利成為第一名不是英國人的英石油“掌門”。

            英石油租用的石油鉆井平臺“深水地平線”4月20日爆炸起火,大約36小時后沉入墨西哥灣。11名鉆井平臺工作人員死亡,大量原油泄漏。海沃德因應對不力備受指責。

            海沃德在電話會議中告訴記者:“英石油要想在美國繼續(xù)運營,不可能仍由我當代表。所以,為了英石油、尤其為了英石油在美國部分,我……下臺是正確選擇!

            達德利承諾英石油會改變。他說:“毫無疑問,我們會吸取許多教訓……我確信會發(fā)生改變。”

            變企業(yè)文化?

            英石油指責綠色和平組織實施“故意破壞行動”,認為這一行動“幼稚而不負責任”。

            企業(yè)一名女發(fā)言人說:“這項行動完全漠視開車者和加油站員工的安全!彼e例說,一處受影響的加油站用于向救護車供油。

            英石油表態(tài),會盡快安全恢復加油站運營。

            面對公眾指責,英石油董事會主席卡爾—亨里克·斯萬貝里說,企業(yè)會深切自省,“英石油需要新領導……變得不同以往”。

            投資者和分析師先前預測,斯萬貝里會因漏油事件下臺。斯萬貝里回應說,他無意辭職,而且董事會成員無人提議他辭職。

            路透社報道,投資者和分析師認為,英石油的企業(yè)文化鼓勵員工采取比競爭對手更冒險的措施,以獲得更高回報。批評者指責,這種企業(yè)文化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一大禍因。

            “英石油有必要徹底改變企業(yè)文化,”美國國會眾議員埃德·馬基26日說。

            達德利否認英石油企業(yè)文化是漏油禍因之一。他說,英石油會繼續(xù)瞄準難度大的項目。(吳錚)

          參與互動(0)
          【編輯:孟湘君】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