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管層放行 資產證券化仍待解——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金融頻道

          監(jiān)管層放行 資產證券化仍待解

          2010年07月02日 16:08 來源:新聞晚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銀行多日來的“攬儲大戰(zhàn)”不斷提醒著吃緊的資金面,最新市場消息傳出,已經過五年漫長試點的資產證券化最終可能迎來解禁。不過目前這一期盼仍未得到最終批復,業(yè)內人士各說各的。

            尚未獲最終批復

            監(jiān)管和貨幣政策的雙重效應,導致銀行業(yè)流動性已經持續(xù)一個多月吃緊。據WIND統(tǒng)計顯示,6月1日至29日,國有商業(yè)銀行累計在銀行間市場拆入資金10658.9454億元;而在此前5個月中,國有商業(yè)銀行在銀行間市場全部是資金凈拆出。

            而如果資產證券化放行,這一狀況能夠得到很好的 “解圍”!澳壳把胄泻豌y監(jiān)會已經共同修改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并且上報了國務院,取消之前幾家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其他機構參與此項業(yè)務。目前新的方案已經報至國務院待批。”消息人士指出,這次修訂主要針對取消試點并對其他金融機構放行,拓寬可以證券化的基礎資產范圍。

            有分析人士認為,大力發(fā)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時機似已成熟。在此之前,資產證券化的道路一直走得很艱辛,不過最新消息表明,政策支持或將使這項創(chuàng)新業(yè)務 “柳暗花明”。內部人士透露,央行打算取消資產證券化試點,這就意味著資產證券化將不再被局限在試點的幾家機構,而是擴展到大部分金融機構去運作。

            關于取消試點方面,據了解,此次政策內容完善過程中,吸引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與資產證券化業(yè)務成為焦點之一。在資產證券化的5年試行之中,銀行一直是證券化產品的主要投資者,使得風險不能有效分散化。據稱,如果國務院同意,包括外資投行、保險等一系列機構或將能參與此項業(yè)務。而中國的商業(yè)銀行也將不僅僅只有建行和國開行有資格參與。

            對于資產證券化的前景,目前形成三種聲音:一種認為,對于金融危機的爆發(fā),資產證券化要承擔較大責任,因此需審慎開展試點工作;另一種認為,資產證券化是必然要走的道路,目前各方面條件已成熟,符合條件的機構就可以運作資產證券化;第三種則認為,前兩種選擇都沒有法律依據,應當先完成立法,再來討論資產證券化的未來。

            原則“適度但不過度”

            而我國資產證券化試點之路頗為漫長。2005年,央行和銀監(jiān)會聯(lián)合發(fā)布 《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隨后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fā)銀行獲準進行信貸資產證券化首批試點。在央行和銀監(jiān)會主導下,基本確立了以信貸資產為融資基礎、由信托公司組建信托型SPV、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fā)行資產支持證券并進行流通的證券化框架。

            對于放行資產證券化的可行性,部分專家及業(yè)內人士表示了認可。“由于中國的商業(yè)銀行目前都出現(xiàn)了負債和資產期限不匹配的問題,去年天量放貸使這種情況更為嚴重,監(jiān)管機構目前又提高了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資產證券化如果能夠放開,“對于銀行保證資本充足率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迸d業(yè)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

            一家外資銀行行長則表示,目前銀監(jiān)會屢屢喊停的貸款理財產品實際是將表內貸款以不甚合規(guī)的方式轉至表外,沒有流動性、不透明、不規(guī)范,而資產證券化使得銀行能夠以規(guī)范、風險可控的方式擁有表外貸款。“資產池里有什么東西、承托人是誰、評級如何都一目了然!彼赋。

            不過,從最新的官方消息看,銀監(jiān)會仍然表示要堅持審慎推進資產證券化,明確禁止過度復雜的證券化和再證券化,嚴格控制不良資產和沒有穩(wěn)定現(xiàn)金流資產的證券化!傲碛袃蓚原則吧,首先產品結構要簡單、透明,同時要嚴格控制產品杠桿率;此外,產品要服務于實體經濟需求!眱炔咳耸勘硎。(朱倩婷 記者 崔燁)

          參與互動(0)
          【編輯:李瑾】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