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玩”作文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有理由說三道四——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教育新聞
            全民“玩”作文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有理由說三道四
          2010年06月08日 16:01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6月7日晚間 才藝比拼持續(xù)進行

            就在記者撰寫這篇報道的過程中,新浪的頁面上又增加了近10萬條討論高考作文的微博。不少人在網上貼出了自己的作文,網民黎佰深以一條微博串連起了多個省份的作文題目,被近百位網民追捧為“太有才了”。

            入夜,一位目前就職于娛樂業(yè)的昔日媒體同行在MSN上點評說:“高考作文里面有猜不透的懸疑,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關系到人們的命運和榮辱,既殘酷又現實,簡直比美劇都精彩,還有什么比這更符合娛樂精神的呢?”

            正當網民們樂此不疲地沉浸在高考作文的猜想游戲中時,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馬相武的心情卻十分忐忑。作為多年參與高考語文命題和閱卷工作的知名學者,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坦言——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有理由也有能力說三道四”

            這確實是一個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高考作文就會成為公共話題和社會焦點。大家都是從中學時代過來的,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有理由、也有能力說三道四,每個人都要發(fā)表點兒言論出來。人們對其他科目的關注度加起來,恐怕還不如對一個作文的關注度高。

            對于我們這些參與高考工作的人來說,面對這么高的關注度,承受的壓力其實是非常巨大的,真的是如履薄冰。每年的作文命題,都是一件令人非常頭疼的事情。閱卷的時候也是如此,必須謹小慎微;哪里有一點兒疏忽,都有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后果。

            在高考語文試卷的150分中,作文的分數只占了60分;但這60分非常特殊,盡管我不能談論太多細節(jié),但是我可以這樣告訴你,每年投入在高考作文上的人力物力,是人們難以想象的,遠遠大于60/150這個比率。而且,高考前后的任務部署和專家會議中,所有的工作都把作文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批注]

            葉匡政(詩人、學者、文化評論人):我認為今年高考作文題,整體上要比去年差很多。我覺得還是應當用作文的方式,引發(fā)年輕人對現實和社會的思考,增強年輕人對社會的批判意識和理性思考。(摘自博客)

            五花八門的高考作文題,似乎總能引起公眾的越界聯想。例如全國1卷的《有魚吃還捉老鼠》一題,便被網民解讀為對“富二代”的嘲諷;湖北卷的《幻想與現實》一題,網民們則將其與“房價調控”擺在了一起。馬相武認為——

            “社會上仍存在一種集體無意識,將高考作文與八股文聯系起來看待”

            高考中語文與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社會性非常強,一道作文題就是對社會文化的濃縮?梢赃@樣說,高考中作文對社會的牽動性,甚至大于政治科目的牽動性。

            高考語文試題并不穩(wěn)定,如果你將每年的作文題目綜合起來分析就會發(fā)現,這些題目中的價值指向總是處在變動之中,這種變動本身就會直接引起公眾對它的興趣,將這些題目視為社會的風向標。另外,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以高考作文作為話題與讀者進行互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考作文的熱度。

            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人們對高考作文廣泛關注,與中國的科舉制度傳統(tǒng)不無關系。古代科舉中,一篇八股文寫得如何,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影響是非常驚人的。今天社會上仍然存在著一種集體無意識,將高考作文與古時的八股文聯系起來看待。當然,這種層面的關注是有利有弊的。

            [批注]

            于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今年高考作文題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特別強調中國社會在轉型時期一種社會現象,也就是說學生如果孤立地為技巧而技巧,或者說僅僅停留在作文的思路里面,不會拿到很高的分數。(據中國之聲廣播)

            對于媒體來說,高考閱卷之后產生的“滿分作文”,無疑將成為下一個吸引公眾關注的新聞點,但是面對這個話題,馬相武卻表現得有些憂心忡忡,他對記者披露了一個事實——

            “滿分作文明顯減少,

            不是一個好事情”

            這幾年有一個現象,就是高考滿分作文的數量和比例正在明顯減少。這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與中學語文的復習導向、考生的應試心理、命題的難易程度、閱卷的判分標準都有關系。但是在我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好事情。

            我們在高考閱卷中,當然是要鼓勵優(yōu)秀的學生能夠脫穎而出,而滿分作文的數量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中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水平。如果我們的考生拿的都是中間分,得不到滿分或高分,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有了什么問題?

            在我看來,高考作文發(fā)展的總體方向是要穩(wěn)中求新、逐步提高;其價值取向是要鼓勵有個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顯現出來。從這個走向來判斷,我認為今后高考滿分作文的數量可能會逐漸增加。

          參與互動(0)
          【編輯:侯冬華】
            ----- 教育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