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涉抄本科生論文續(xù):另有兩篇論文重復發(fā)表 ——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教育新聞
            副教授涉抄本科生論文續(xù):另有兩篇論文重復發(fā)表
          2009年05月04日 07:57 來源:重慶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廣東商學院廖麗霞副教授涉嫌抄襲重慶本科生論文事件在網上升級:有網友報料稱,在中國知網(國內專門收集公開發(fā)表論文的網站)上,廖發(fā)表的10多篇論文均能查到,其中有兩篇論文驚人地相似,分別在不同時間發(fā)表在不同學術刊物上。

            這兩篇論文分別是:《錢鐘書〈詩可以怨〉解讀》、《尖銳的解結與批判——〈詩可以怨〉解讀》;《論通感的表達功能》、《論藝術通感的表達功能》。

            經查,《論通感的表達功能》是2005年9月向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投稿,發(fā)表在2006年第1期上。而類似的論文《論藝術通感的表達功能》早在2001年6月向山西大學學報投稿,2002年2月發(fā)表在該學報上。

            《錢鐘書〈詩可以怨〉解讀》一文是2002年5月向貴州教育學院學報投稿,發(fā)表于2002年第5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而《尖銳的解結與批判——〈詩可以怨〉解讀》一文,又于2004年3月向中山大學學報投稿,發(fā)表在2004年第4期中山大學學報上。

            根據中國知網的資料顯示,廖麗霞,女,1960年出生,重慶人,廣東商學院副教授,從事寫作理論研究。

            觀點和內容類似的論文為何不同時間向不同刊物投稿?記者多次撥打廖副教授的電話,不過對方一直不肯接聽。

            業(yè)內說法》》

            重復發(fā)表屬學術不端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蔡敏認為,這種行為屬學術不端。

            蔡推測,將自己的論文“重復”發(fā)表,可能與目前對高校教師的考核方式有關,也就是說,在各種指標考核面前,廖副教授也可能迫于無奈。

            蔡透露,目前高校對教師的考核包括教學和學術科研。教學不好評估,因為學生的口味很難協(xié)調平衡,那么考核高校教師的主要是學術,學術包含發(fā)表學術論文、專著、科研課題等,而這一切都與大學教師的職稱相關。特別是發(fā)表論文,有的還必須要求在某種層次的刊物上發(fā)表。

            “大學教師中,抄襲和剽竊還是少數。”蔡說,個別老師實在做不出論文,也有可能會動歪腦筋達到目的。

            網上調查》》

            八成網友認為副教授抄襲

            昨天,本報對重慶長江師范學院本科畢業(yè)生魏巍、廣東商學院副教授廖麗霞的論文在本報網站上公布,同時,搜狐網站全文轉載本報報道并進行了網上民意調查。

            結果顯示,近80%的網友認為兩篇論文非常雷同,可以認定為抄襲,但超過40%的網友認為此事沒什么大不了,現在論文抄襲成風很正常,還有36%的網友對此事的態(tài)度是“息事寧人算了”。

            肯定說

            整段文字都一樣

            兩篇論文同時公布之后,大多網友對比后認為,雷同的文字部分過于嚴重,整段整段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抄襲了,只是副教授抄襲得太顯眼了,也改一改標點符號嘛!

            同情說

            天下文章一大抄

            讓人意外的是,網友們并沒有對抄襲事件表現出特別的痛恨,超過四成網友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再正常不過,有的人在留言中還對廖的行為表示同情:“本科生的論文一般是不上網的,這次意外被發(fā)現了,真是有點兒背。”

            斥責說

            抄襲行為有害無利

            一位匿名網友在本報網站上留言說:模仿只是學習的方法,目的在于水平的提高,對社會作出貢獻。像在一些工業(yè)領域(如汽車等),技術模仿過來,加以研究,自己做出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很好的。但抄襲別人的文章為自己的論文,用于評職稱等,對社會有害無利,這樣的行為不如“山寨”。

            另類說

            兩人可能都抄襲

            一位合肥的搜狐網友說:事情最大的可能是兩人都抄自第三人,現在本科生認真作論文的幾乎沒有,所謂創(chuàng)作記錄都是為了應付教學評估編造的,也不一定可靠,千萬別當真。(本組稿件由記者 湯寒鋒 何英 采寫 郭娟 制圖)

          【編輯:吳博
            ----- 教育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