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讀費改革關鍵要整合教育資源——中新網(wǎng)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教育新聞
            借讀費改革關鍵要整合教育資源
          2009年05月06日 09:32 來源:南方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前不久,廣東省物價局、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借讀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從2009年1月1日起,一律取消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學生借讀費。關于借讀費的改革終于正式啟動,但能否成功,借讀費是否就此退出江湖,教育公平問題能否從此得到化解,卻是一個未知數(shù)。汕頭市部分學校就擔心經費不足、擔心出現(xiàn)學生“轉學潮”,而粵西一些縣級教育部門也對今后欠發(fā)達地區(qū)的中小學校在日常運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心存憂慮。

            有擔心、有憂慮是正常的。制度有慣性,借讀費畢竟實施了這么多年,總會存在一些路徑依賴。曾經在經費上依靠借讀費的學校,因為此項政策的取消而存在一定的不適應,這也可以理解。當年農業(yè)稅全面取消后,鄉(xiāng)鎮(zhèn)財政和村兩委也出現(xiàn)過運行困難,這都是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沒有改革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關鍵是要看這個代價和改革本身所帶來的正價值是否能夠抵消,如果負小于正,那么這個代價就在承受范圍之內,反之則是改革失敗。

            借讀費本身存在的不公平性已經討論過千萬遍了,改變這種因為戶籍制度而帶來的教育不公,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但是,在戶籍制度尚未作出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單純取消借讀費,必然帶來一些政策上的沖突,比如究竟要以什么為原則借讀才能免費,會不會最終還是要落到戶籍上面去,優(yōu)質教育資源究竟如何分配才較為公平等等。其實,在教育資源分配基本均衡的情況下,原本是不會存在借讀費這種政策怪胎的。但現(xiàn)實終歸是現(xiàn)實,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學校之間的資源獲取千差萬別,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可能是最大的不公平。

            對于教育領域來說,“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也是一條國際慣例。既然政府要操辦教育,那么教育資源的分配就應當是均衡的,不能厚此薄彼,因為政府是全民的政府,納稅人都繳納了稅金,他們所享有的教育資源理應是相差無幾的。也就是說,在公辦學校這個層面,既然各個學校辦學質量相當,便不存在借讀費的說法;那么,在民辦教育這一塊,由于是市場化操作,就可以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包括高質量教育等等。因此,把優(yōu)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公辦學校,并非保障普通百姓享受優(yōu)質教育的權利,而是人為制造不公,給掌控公辦教育資源的主管部門創(chuàng)造尋租機會。

            要想保障全體公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就應當讓公共教育資源均等化,讓每個孩子都能讀得起書,享受具備一定質量保證的政府教育。同時,應放開教育市場,發(fā)展差異化辦學的民辦教育,滿足市場不同層次的教育需求。只有公辦、民辦兩條腿走路,都進行思想觀念和政策配給上的調整,借讀費改革才可能真正成功。如果單純取消借讀費,而不對教育資源進行梳理與整合,在戶籍制度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遭遇困難幾乎是必然的。但這個方向是對的,關鍵是其他改革應當跟進,不能因為改革中出現(xiàn)了一點問題就打退堂鼓,改革中的問題最好還是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這樣才能避免更大的政策失敗。周虎城

          【編輯:侯冬華
            ----- 教育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