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斯基強奸幼女案:“發(fā)育極好”是借口么?——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波蘭斯基強奸幼女案:“發(fā)育極好”是借口么?
          2009年10月15日 10:49 來源:法制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舊案30載,法國名導演引發(fā)口水戰(zhàn)

            前不久,法國著名導演波蘭斯基,因多年前美國加州的一樁陳年舊案,在瑞士落入法網,震驚世界。一時間,大導演身陷官司不能自拔,面臨引渡到美國受審的可悲命運,成為媒體與坊間的熱門話題,更引爆大西洋兩岸,歐美各國激烈的口水戰(zhàn)。

            這一切還要從30多年前說起,當年44歲的波蘭斯基,在加州好友家中與一少女見面。次日美國警方接到報案,控告法國導演強奸未成年人。經過調查,當晚波蘭斯基確曾與這名13歲的少女發(fā)生性關系,且從事吸食毒品的犯罪活動。波蘭斯基辯稱自己誤以為發(fā)育良好的美國少女早已成年,不應構成強奸罪。后其在律師的幫助下,以控辯交易方式,同意接受法定強奸罪指控,獲得保釋,隨后在保釋期內,棄保逃回法國。之后波蘭斯基一直倍加小心,從未前往美國。

            乍看本案,事實清楚簡單,情節(jié)也不離奇,但細究起來,若干法律問題,頗值得深入探討。就法言法,身為成年男性的波蘭斯基,與13歲少女發(fā)生性關系,是本案重要一環(huán)。女性的法定承諾年齡,世界各國相關制度大同小異。只要被害人未達法定承諾年齡,則法律推定為沒有自由表達意志的能力。男性一旦與其發(fā)生性行為,即構成強奸罪。但同普通強奸罪有所不同,故稱之為“法定強奸罪”或“強奸幼女罪”。例外情形是男方也遠未成年,法律自不妨網開一面,免予追究。與他國不同,美國實行聯邦制,刑法多由各州自行立法,法定承諾年齡最低12歲有之,最高18歲亦有之,不一而足。以加州為代表的多數州則為14歲。本案發(fā)生在加州,適用加州刑法,并無不當。

            本案中另一爭點在于,波蘭斯基口口聲聲辯稱,美國13歲少女發(fā)育極好,從外貌上難以判斷,自己無犯罪意圖,不應構成強奸罪云云。但法定強奸罪屬于絕對責任罪,事實錯誤不能作為免罪辯護。因為絕對責任罪的成立,法律并不要求行為人具備犯罪心態(tài)。波蘭斯基對事實情況發(fā)生任何錯誤,無論理由多么充分合理,對司法機關定罪均不產生影響。當然在量刑上可以考慮從輕處罰。在司法實踐中,美國各州也傾向于對未成年人權益優(yōu)先保護。

            事到如今,為波蘭斯基辯護的另外一大理由則是被害人的寬恕。但從法律角度看,事后受害人表示寬恕與和解愿望,除個別例外,通常無法成為犯罪嫌疑人合法辯護的根據。寬恕也是以犯罪為前提,且刑事訴訟是國家行為,不容以個人私了回避國家干預。尤其是本案涉及未成年少女,性質極為嚴重,料難如愿。

            至于所謂此案發(fā)生距今已30余載春秋,早已時過境遷,所涉及訴訟時效的疑問,一直以來也備受各方關注。其實在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以后,逃避偵查或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波蘭斯基早已在控辯交易中認罪,事后棄保潛逃,訴訟時效中斷。加州方面今日要求引渡,并無訴訟時效方面的疑問,其理甚明。相反波蘭斯基棄保潛逃,構成新罪名,罪加一等。

            至于引渡問題,法國與美國的雙邊引渡條約,并未涵蓋法定強奸罪,所以逃回法國的波蘭斯基,還算平安無事。而美國多年來屢次試圖從第三國引渡波氏,均告失敗。很少為人知曉的是國際刑警組織發(fā)布的紅色通緝令,波蘭斯基赫然名列其中。逍遙法外多年的波蘭斯基,終于在瑞士落網。

            波蘭斯基落網后,獲得全球藝術界與歐洲政界廣泛同情與聲援。不過名人亦無權踐踏道德和法律底線,也屬常識,無需饒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波蘭斯基追究刑責,并無不當。法國文化部長針對此事大談所謂美國司法私刑,令人驚嘆其對法律的無知。美國《紐約時報》毫不客氣,發(fā)表社論痛斥歐美文化精英的傲慢。倒是有美國法學教授表示,引渡回美國的波蘭斯基,大可以重開控辯交易。腰纏萬貫的波蘭斯基不妨再次選擇控辯交易,免受牢獄之災。

            30年來,波蘭斯基舊案纏身,了猶未了。他曾有名言:“我喜歡電影中的陰影,但生命中的陰影則不然。”一語成讖,徒讓世人無限唏噓。

            俞飛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