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場公演,獲得巨大成功。這一晚,對于總導演張繼鋼來說,是一個難眠之夜。
9月21日下午,張繼鋼依然精神抖擻,做客本報“文化講壇”,第一時間向廣大觀眾和讀者解密《復興之路》背后的故事,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兩個拒絕”確保藝術創(chuàng)新
要正確準確,也要獨一無二
記者:《復興之路》首演,許多觀眾都打出了滿分。作為導演,您想過給這部作品打多少分嗎?
張繼鋼:我覺得作品一旦發(fā)表,就屬于人民大眾,應該由他們來打分比較好。20日首演,二樓、一樓坐得滿滿的。我在最后一排,看到觀眾的后背都是直的,到了高潮部分,觀眾會情不自禁地鼓掌。而且,兩個半小時的演出,沒有人提前退場。我想這個分數(shù)其實已經(jīng)打出來了。
當然,我不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完美無缺的作品。所謂藝無止境,對于完美,藝術家只能接近,不可達到。我們也只能做到不斷完善。
記者:在《復興之路》中,您是如何具體實現(xiàn)藝無止境的追求?哪些章節(jié)最滿意,哪些有所欠缺?
張繼鋼:在創(chuàng)作《復興之路》時,我寫下了兩個“拒絕”:一個是“拒絕常見的歌舞晚會的品質”,一個是“拒絕膚淺的光怪陸離”。
藝術上的模仿容易,但創(chuàng)新很難。所以,有的節(jié)目被我“槍斃”了三四次。有的歌詞被我“槍斃”過七八次。一個重要原因,是我覺得太類似各種晚會的內容。這個我不能容忍,一定要避免。
用藝術作品表達出一種正確的思想或者說準確的思想,而藝術上并不精彩,也不獨特,我認為這不算成功。在嚴格意義上講,這還不能叫作新的創(chuàng)造,而應該確實做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三性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給觀眾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耳目一新,帶來嶄新的激動。
我恐怕永遠也說不出哪些篇章是我最滿意的,因為最滿意太難了。
記者:您說的所謂藝術的獨特性,可否舉個具體的例子?
張繼鋼:比如說,要通過舞臺表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們可以展現(xiàn)毛主席邁著矯健的步伐走上天安門城樓向人民宣告,然后起音樂。你說行不行?
當然行,而且肯定是正確的,也是準確的。但是,不獨特。記住,只要不獨特,藝術的沖擊力就相當有限。
不妨換種思路: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我們一支部隊正南下作戰(zhàn)。這時,消息傳來,北京要舉行開國大典,確定首都、國旗、國歌、國名。身在沙場的戰(zhàn)士聽到下面的話:“傳達到每個戰(zhàn)士,一個人不能少,一個字不能丟”。槍聲大作,炮聲隆隆。一個戰(zhàn)士問:“新中國叫什么?”“中華人民……”“你大聲點,新中國叫什么……”嘭,一顆炸彈,戰(zhàn)士倒下了,他還在追問,“咱們新中國叫什么?”隨著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幾百名合唱演員一塊大聲告訴他“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不但準確,而且獨特。
藝術家要不斷挑戰(zhàn)自我
好作品可以超越國界、民族
記者:去年夏天,您參與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開閉幕式導演工作。與今年導演《復興之路》相比,是否會有不同的感受?
張繼鋼:二者的角度不一樣,奧運會、殘奧會是“為祖國爭光”,《復興之路》則是“為祖國歌唱”。這也促使我在《復興之路》中試圖進行理念創(chuàng)新。觀眾不難發(fā)現(xiàn),《復興之路》就是廣場藝術和劇場藝術的融合。
記者:您常提到三條標準:“人民滿意、中央滿意、國際社會好評”。這對于一些主旋律作品來說,還是很具挑戰(zhàn)性的。但您和您團隊創(chuàng)作的很多部作品,都做到了。有網(wǎng)友也戲稱您是人氣超旺的紅色導演。
張繼鋼:我一直認為,藝術家應該敢于面對任何題材,不斷挑戰(zhàn)自我。我只能說,無論創(chuàng)作什么題材,我都希望它盡可能做到雅俗共賞,盡可能用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達出內心真實的感受。這不是我一個人的追求,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藝術家都是如此。至于我屬于什么導演,我自己也不知道,因為我沒有為自己歸類。
在通過一些宏大題材表現(xiàn)中國形象的時候,我自己的個性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藝術的手段塑造我們心中的偉大而勇敢的中國、古老而素樸的中國,這種信念在我的骨子里面是很強烈的。所以,我再次感謝祖國對于我的信任。
記者:您九獲國際藝術大獎,并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您認為,我們的藝術作品該怎樣才能走向世界,同時又不失去本土特色?
張繼鋼:這個問題不太好用三言兩語來回答。我只能說,我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舉個例子吧,在《復興之路》中,你看到所有的合唱人員都抱著鮮花。注意,抱的是單色的花,是紅色,而不是五顏六色。我認為,單色的花更國際。如果把紅的、藍的、綠的花堆在一起,那就不夠國際了。
藝術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我個人認為,人民大眾的評判就是標準,具備獨特的美學特征就是標準。
我相信,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作品是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信仰,任誰都會喜歡。以我為例,如果我的創(chuàng)作只適合周圍的觀眾,那我就不會9次在國際上得最高獎。
本報記者 陳 原 呂紹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