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著名演員趙本山。 中新社發(fā) 盛佳鵬 攝
王蒙撰文評述趙本山及其文化意義
《讀書》2009年第4期刊發(fā)了著名作家王蒙撰寫的《趙本山的“文化革命”》一文,對趙本山及其文化意義進行了評述。
該文稱:“趙本山出道已經(jīng)二十多年,近十年來他由于與國家強力傳媒的互相支持而影響不斷飆升,到了2009年,他和他徒兒小沈陽與毛毛的演出,已經(jīng)成了 ‘春晚’核心。 ”文章對趙本山小品在央視春晚中演出成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對趙本山主演的“春晚”小品《賣拐》、《不差錢》進行了評述,并且對趙本山主導(dǎo)的“劉老根大舞臺”二人轉(zhuǎn)演出進行了點評。王蒙認為,“趙本山——劉老根——二人轉(zhuǎn)”代表的是農(nóng)民文化、民間文化,趙本山們在“春晚”中的表演,自然而然地表達著對于改革開放、小康發(fā)展以及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偉大成就的認同,趙本山們在表演中流露著中國北方農(nóng)村的純真樸素與古道熱腸。 “趙本山不僅是文藝演出現(xiàn)象,而且是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相當(dāng)?shù)湫偷默F(xiàn)象。 ”趙本山在主流媒體上爭到了農(nóng)民文化的地位與尊嚴,使得主流文藝更加寬敞、自然、開放,對于開闊主流媒體的文藝空間作出了不應(yīng)低估的貢獻。
但王蒙在文中同時指出,僅靠趙本山的文藝過年是不夠的,我們期待著更多的承擔(dān)、前瞻、思想、藝術(shù)、靈感、創(chuàng)意、想象力與熱情。期待真正的精神火炬與精神營養(yǎng),人們期待智慧與德性的光芒。
王蒙說:在稱道趙本山的時候不能不心痛地想到,過于靠趙本山的文藝過年,與中國的偉大歷史、偉大現(xiàn)實、偉大的可能性并不完全相稱。其實除了這臺“春晚”,許多媒體,許多文藝部門文藝團體,也都準備了頗有可圈可點之處的文藝獻禮。為什么13億人就不能把眼光往大里往別處再多看兩眼呢?需要更上一層樓。
本報訊 記者王臻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