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文物回歸路漫長 專家稱回購不是肯定盜搶——中新網(wǎng)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圓明園文物回歸路漫長 專家稱回購不是肯定盜搶

          2010年10月18日 10:01 來源:北京晨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我希望有一天,法蘭西能夠脫胎換骨,洗心革面,將這不義之財歸還給被搶劫的中國。

            ——維克多·雨果

            “文物回歸的路程,肯定會相當漫長!比舜笄迨费芯克淌谕醯莱刹幌矚g用對立情緒嚴重的“追討”一詞,以“回歸”代替。他的意見與大多數(shù)學界專家的意見一致——不忙急著要回來,先摸清自己的家底。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目前已經(jīng)有牛、虎、馬、猴、豬五首通過各種渠道回歸中國。

            觀點1 陳設(shè)登記可能燒毀

            按照清朝的規(guī)矩,皇家殿宇園林都有各處家具物件的文字記錄,稱之為“陳設(shè)登記”或者“陳設(shè)檔”。王道成說,他見過僅有三五個景點的清漪園的陳設(shè)登記居然多達36本,頤和園石舫也有專門的陳設(shè)登記,上面寫明石舫共有二層,每一層有頭艙、中艙、尾艙,艙門掛的簾子,進門后兩邊放的家具,桌上擺放的東西,都有記載!笆忱锩孢有乾隆寫的石舫記,就刻在板子上。”

            不過至今沒有人發(fā)現(xiàn)圓明園的陳設(shè)登記,大約已在大火中毀于一旦。

            觀點2 文獻價值重于文物

            有人說,研究圓明園有三樣東西就足夠了:圖紙、考古挖掘、當年遺址時的照片。在圓明園學會學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劉陽看來,一張照片或者文獻的價值甚至超過一百只文物瓶子。因為瓶子對研究的意義畢竟有限,但如果拿回來一幅“樣式雷”(是對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筑設(shè)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的圖紙,對未來圓明園石刻歸位、建筑格局變遷、斷代史研究、以及在電腦上復(fù)原圓明園等都有著難以想象的決定性作用。

            同樣,一張照片或文獻的面世還可以宣判幾十年的研究是否南轅北轍了。比如學界一直認為圓明園線法橋遺跡處正墻上的大門是可以打開的,但圓明園被毀后的老照片顯示,一層臺階大門處竟是實心的,對開大門上方坐落著巨大的西洋鐘。原來上,大門只是個擺設(shè)的鐘座!耙粡堈掌桶盐覀儚钠缤旧项I(lǐng)回來。”劉陽感嘆道。

            觀點3 摸清家底需幾代人

            劉陽認為,當務(wù)之急是盡可能多地收集和消化史料,收集到一定程度也許會有突破口。收集資料主要有三大途徑:包括世界各大博物館,比如俄羅斯縣級以上都有博物館,美國、法國私人博物館更是不計其數(shù),其中是否有不為人知的線索沒人能說清;其次是拍賣目錄,但很難及時掌握所有拍賣行的動向,而且拍賣的下家大多保密,線索很可能會中斷;第三是回贈、捐贈等其他途徑獲得,但這只能靠碰運氣!皟H僅追尋海內(nèi)外圓明園文物的分布情況可能就需要幾代人、上百年的努力。”

            就是有人要做這樣看似枯燥但卻實際的工作,一點點地追尋當年的點滴變遷。就像紀念圓明園肇建300周年時的主題歌唱的那樣:“歷史的煙云遮擋了目光,歲月流淌著昨日的憂傷,曾經(jīng)是東方美麗的仙境,我們都想知道你當年的模樣……”

            晨報記者 姜葳

            他山之石

            各國追討有奇招

            埃塞總理張口“要文物”

            埃塞俄比亞著名的古跡方尖碑二戰(zhàn)期間被運到意大利。2004年埃塞總理梅萊斯利用世界糧食問題首腦峰會的機會,當著國際政要的面,向貝盧斯科尼總理提出歸還要求。2005年初方尖碑被運回阿克蘇姆。

            埃及與法國打“頭發(fā)官司”

            1976年,有2000年歷史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送到法國修補。一個法國人趁機將木乃伊的頭發(fā)留下來,并在網(wǎng)上出售。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得知情況后不懈努力,官司鬧到法國外交部。最終法方退讓,頭發(fā)物歸原主。

            意大利重金獎“線人”

            意大利1969年就成立了意大利藝術(shù)遺產(chǎn)防護指揮部(TPA)。TPA有龐大而詳實的資料庫,里面包含所有被盜文物的資料。TPA還對提供線索的個人和組織不惜重金予以獎勵。

            異國聲音

            不必追究歸屬權(quán)

            曾有中國記者問起大英博物館副館長伯納特是否感受到要求歸還文物的壓力時,伯納特強調(diào)這些藏品來源復(fù)雜,但大英博物館有合法所有權(quán)。他提出“文化遺產(chǎn)人類共享,不必追究文物歸屬權(quán)”大旗,表示:“大英博物館不僅是英國的,更是世界性的,它的展品來自世界各地,也向世界各地人們開放。”

            記者專訪

            回購不是肯定盜搶

            文物回歸是首位

            北京晨報:寶貝被搶走后還要我們高價買回來。里外里,我們受了兩重損失。這是正常的文物回歸邏輯?

            劉陽:首先我們要冷靜下來想一想,是要賭口氣,還是要文物回來?我的原則是“文物回歸是第一位的,手段是第二位的”。這次是兩個億,下次是四個億,再下次是八個億……無論國人多么難以接受通過拍賣回購文物的方式,但這畢竟提供了一種可能,特別是當外交和法律失語時,拍賣至少讓國人有機會看到了曾經(jīng)的傳世珍寶。如果寶貝損毀,損失的就不僅僅是幾億元的問題了。

            提倡私人購回文物

            北京晨報:有人認為這種回購的方式實際上是肯定和縱容了當年的強盜行徑。

            劉陽:這跟盜墓不一樣。盜墓是因為有人愿意買,所以有人去盜——這絕對是縱容助長。這本來已經(jīng)盜走了,已經(jīng)是不可更改的歷史,現(xiàn)在我們做的是盡力去挽回損失。另外還有一點,不提倡政府出面“買”文物,因為這是納稅人的錢;而慈善家等以私人身份購買,我覺得是值得提倡的,至少市場是不能反對的,就好比買架飛機捐給國家。

            捐贈是第三種途徑

            北京晨報:除了經(jīng)濟途徑的回購、外交途徑的追討之外,有沒有第三種途徑呢?

            劉陽:第三種途徑就是捐贈。以前兩年鬧得轟轟烈烈的中國人拍下兔首、鼠首未付款事件為例,當時的委托方是一家高級服裝世家,如果這位世家可以把兔首、鼠首無償捐贈回中國,再由政府給予外商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進行“補償”,比如允許其在熱門地段開店等等。他獲得的長遠利益絕對高于當時數(shù)億元的拍賣價格。

            晨報記者 姜葳

          參與互動(0)
          【編輯:蒲波】
            ----- 文化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