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20日全面上揚,收盤突破每桶60美元關口。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國際油價上升趨勢明顯,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壓力加大。月初,成品油定價機制公式正式對外公布,按照新公式,漲價早已沒有懸念。未及時調節(jié),以及相關部門未給出任何解釋,導致外界漲價的預期愈演愈烈,不少地區(qū)成品油囤積惜售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
兩巨頭將批發(fā)價推至最高
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20日上漲1.94美元,收于每桶62.04美元,達半年多以來的最高點。
摩根大通將2009年原油價格預估由每桶49.38美元調升至55.63美元,2010年的價格預估亦由57.50美元調高至67.50美元。摩根大通稱,調高2009年和2010年油價預估,原因是由于經濟前景改善。
中國石油大學董秀成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經濟走勢預期趨于樂觀以及美元相對歐元貶值,是近期推高國際油價的兩大因素。
不過,中石化、中石油不斷將批發(fā)價推至最高限的動作,也成為決策者們不得不考慮的另一重“隱形壓力”。上周五成都柴油批發(fā)價每噸暴漲300元,汽柴油批發(fā)價已封頂。同時,因“資源緊張”,中石油、中石化目前已暫停成品油對外批發(fā),被人視為挾制相關部門漲價。
漲價條件已具備
如果按照國家發(fā)改委近日公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而5月20日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基準期3月24日)已經遠遠超過4%。而相關部門并未給出解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