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力不濟 在由第一代創(chuàng)富者向財富二代轉移財富的今天,人們還關注一個問題:假如財富二代,能力不濟,那該怎么辦? 第一代創(chuàng)富者具有超常的奮斗、嘗試、學習的能力,即使在偶爾奢侈揮霍的情況下也能進行道德反省,以維護來之不易的財富。 第二代創(chuàng)富與守富者,通常已經見到了財富的成型,通過觀察與了解父輩的經歷,仍能感受來自父輩日常教訓的危機感;與此同時,他們生活在一個與創(chuàng)富者完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與條件下,自我優(yōu)越感突出,目標缺失,性格散漫。 一家著名的溫州制鞋企業(yè)現(xiàn)有員工4000多名,擁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制鞋工藝和裝備,年產中高檔皮鞋達800多萬雙,公司已在全國設立了上千家專賣店,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及中國香港。 該公司老板傳遞接力棒的意圖非常明確,并且也做了大量的鋪墊工作,之前曾派兒子去歐洲國家學習皮革制品工藝,并學成歸來。 熟悉這家公司以及少東家的人士知道:少東家刻苦勤勉,低調務實,對于皮革制品工藝頗具建樹。不過,少東家性格偏內向,管理才華、社會交際、知識底蘊,均比較弱。他雖然在家族企業(yè)中的關鍵崗位已經歷練了一些年頭,但在能力、魄力與見識上,目前仍難以擔起駕馭整個財團的重任。 浙商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楊軼清曾提出“浙商的十大懸念”,其中第一條就是“浙商第一代接力棒交給誰?” 此前,《第一財經日報》獲得了一份由浙江本地媒體在省內發(fā)起的《浙江商人培育繼承人方式的調查》顯示:45%的人認為目前還不具備接班的各項素質,不愿意接受其父輩的事業(yè);37%的“富二代”表示希望能自己創(chuàng)立一番事業(yè)。 “我覺得我并不具備做生意的頭腦,經營那樣的企業(yè),對我來說還很遙遠。況且,像父親那樣經營辛苦、利潤微薄的制造業(yè),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我也根本沉不下心來。”浙江湖州一家電器企業(yè)的少東家,告訴本報記者,他現(xiàn)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周游全世界”。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茅理翔于1999年前后把企業(yè)交給兒子打理,成功完成了接班,自己則專注于家族制企業(yè)研究。據茅理翔調查,國內民企絕大多數屬于家族企業(yè),但第一代家族企業(yè)至少有30%因無法解決接班人問題而消亡,“未來5~10年,將是家族企業(yè)新老交替的動蕩期! (葉國靖) 記者觀察 因繼承而墜落? 萬向、方太、廣廈、紅豆等江浙知名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對第二代都進行了長達七八年的培養(yǎng),并且,以管理權的平穩(wěn)交接保證財產權的繼承和分割。 然而,與此同時,一些民營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的子女悄然拒絕父輩遞過來的財產“接力棒”。 以“接班人問題”尤為突出的浙江地區(qū)為例,2005年由浙江省個體勞動者協(xié)會、省私營(民營)企業(yè)協(xié)會等發(fā)起的《企業(yè)家最關心的問題》調查結果令人擔憂——256名企業(yè)家中,僅37位明確希望企業(yè)由子女掌管;98人愿聘請職業(yè)經理人;另有121人“還沒想好”。 那什么才是安全的財富傳遞方式? 為了避免財富延續(xù)的“生死劫難”,歐美國家的一些制度經驗,值得借鑒:美國有“繼承人輔導隊”。據說,在美國的家族后代,一般在未繼承家產前,就會被托付給一個由教師、律師、公關人員、保安組成的團隊,長期服務。許多西方社會盛行的信托理財制——建立較為周密的信托理財方式,使得財富維護與擴展受制于更加職業(yè)的管理方式,而使家庭成員只成為財富收益的部分擁有者。 而在歐洲,第一代是創(chuàng)始人,第二代在企業(yè)工作,但一般不直接接班,而是由一個年長的老臣短暫接力、輔佐第二代完全成長起來,再交給第二代。等到第三代、第四代,公司已經公眾化,繼承人也已經“由富到貴到雅”,不愿意從事企業(yè)管理,成為“食利階層”。 |
|
|
|||
|
|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