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資本豪賭“大蒜之鄉(xiāng)”炒家操縱價格獲暴利——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各路資本豪賭“大蒜之鄉(xiāng)”炒家操縱價格獲暴利
          2010年05月17日 09:37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大蒜批發(fā)價松動投資客莫盲目追高

            每斤種植成本高達1元的大蒜價格,批發(fā)價漲至每斤4元,到底是炒作還是市場價值合理回歸?面對與日俱增的蒜價,誰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針對蒜價的變動,記者近日展開了調查。

            記者從“中國大蒜之鄉(xiāng)”——山東金鄉(xiāng)了解到,目前大蒜價格從每斤6.4元的批發(fā)價已迅速回落至每斤4元左右,不過不少大蒜炒家認為,這只不過是新蒜上市前的短期調整,大蒜價格今年還將繼續(xù)沖頂。但專家提醒,大蒜價格的暴漲背后蘊藏著巨大風險,投資客莫要盲目追高。

            “大蒜之鄉(xiāng)”全民“炒蒜”

            楊永雷在“中國大蒜之鄉(xiāng)”——山東金鄉(xiāng)搞起了一個冷藏加工倉庫,代客人收購和儲存大蒜!敖衲辏疣l(xiāng)當地只要是個人,都在搞大蒜,”楊永雷說,“因為當地人對市場行情了如指掌,知道今年大蒜價格還會再次沖頂。”

            楊永雷給記者詳細解釋了大蒜價格暴漲的緣由,“2008年,囤積的大蒜達到30萬噸。到了2009年,市場行情轉好大蒜價格開始大幅上漲,手頭有貨的炒家紛紛拋售庫存,導致2008年的大蒜庫存減少到了5萬~6萬噸左右,”楊永雷說,“今年我們詳細調查了周邊主要的大蒜生產地,發(fā)現新增大蒜種植面積還不夠用于補充2008年消耗的大蒜庫存。加上今年大蒜生長情況不好,所以,今年應該是大蒜市場行情最好的一年了!

            “大蒜的這種市場行情,是我們金鄉(xiāng)人自己托起來的。”楊永雷這樣說。據了解,2007年,大蒜平均收購價格為1.5元/斤;但到了2008年,大蒜收購價跌到每斤0.3元~0.5元,蒜賤傷農,2009年大蒜種植面積嚴重不足,大蒜平均收購價恢復至1.8元/斤,一級批發(fā)價漲至3.4元/斤。今年4月份,大蒜價格突然加速走高,批發(fā)價從3~4元/斤一下沖到6.4元/斤。現在大蒜價格已開始逐漸下滑,“一般的蒜頭批發(fā)價格是每斤3.5元~3.6元/斤,”昨天,山東金鄉(xiāng)兄弟蒜業(yè)的申老板告訴記者。

            “炒蒜團”大量涌入金鄉(xiāng)

            不僅當地金鄉(xiāng)人,外地炒家也大肆涌入金鄉(xiāng)開始炒作大蒜,楊永雷說,“一些投資者一下就買幾百噸大蒜讓我們代為儲存,投資都在數百萬元以上!

            山東金鄉(xiāng)緡城路以東,密布著大規(guī)模的恒溫儲藏庫。這里及周邊的冷庫容量高達220萬噸,但該地區(qū)2009年的大蒜總產量只有200萬噸左右。儲藏庫本來就是調節(jié)大蒜價格的一種方式,當大蒜價格低時,投機商就會囤積大蒜等價格漲上來之后再賣;大蒜價格高時,庫存就會迅速減少。

            早就有國內炒家利用當地的冷藏庫來炒作大蒜,據當地人介紹,去年一位北京的短線炒客,2008年時以5毛的價格進蒜,2009年以超過4元的價格售出,獲得千萬元的凈利;而來自廣州的金和大蒜公司,曾囤蒜1.9萬噸,獲利高達億元之巨。

            炒家操縱價格獲暴利

            北京農產品質量安全學會副理事長劉普合表示,近期蒜價不斷上漲引起廣泛關注,但農民并不是蒜價瘋漲的主要受益者,炒家才是受益者!霸谡麄農產品的流通過程中,農民處在最低端,如果出現風險,基本上由農民承擔!

            炒家最拿手的就是在暴漲暴跌中獲得市場暴利,其實這種操作方法相當簡單。就是先造成大蒜市場價格暴漲,吸引農民大量種植大蒜,等到來年,大蒜供應急劇增加必然會引發(fā)價格暴跌,農民不得不以低于成本價的方式將大蒜賣出。這時炒家就趁機大量吸貨。虧了本的農民在第二年必然就不會再大量種植大蒜。炒家就可以利用囤積的大蒜在第二年再次將大蒜價格拉上去,從而獲得超額的利潤。

            隨著前幾日發(fā)改委發(fā)布關于介入調查大蒜的聲明,大蒜批發(fā)價格已經從最高6.5元/斤迅速跌回至4元/斤。不過即便是4元的批發(fā)價,炒家仍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大蒜價格是否會如炒家所言將在年內沖頂,尚需拭目以待。

          參與互動(0)
          【編輯:李瑾】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