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存煤告急 大雪或致短期煤價上揚——中新網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電廠存煤告急 大雪或致短期煤價上揚
          2009年11月16日 07: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近期北方大范圍降雪影響了山西等產煤省煤炭調出,秦皇島港鐵路調入量明顯下降。北方提前供暖增加了煤炭需求,而秦皇島港發(fā)運量增長有限,部分電廠近期存煤告急。分析人士預計短期煤價仍有上揚的可能。

            大雪影響煤炭供給

            近期北方大雪造成河北、山西等煤炭產地交通不暢,煤炭運輸受到影響。截至上周五,秦皇島港口存煤量從11月10日的近期峰值859.86萬噸下降到823.17萬噸。此前秦皇島港口存煤量單邊上升的局面被打破。

            此次北方大范圍降雪對煤炭市場會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影響短距離公路煤炭運輸。山西證券分析師張紅兵認為,山西外運煤炭中大約70%是鐵路運輸,30%是公路運輸。根據去年大雪后運輸受到影響的情形分析,如果雪后煤炭公路運輸受到影響,而通過鐵路之后出港的煤炭也因天氣不能正常出港,則煤炭產量將會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煤炭運輸受阻也會使部分前期煤炭庫存較低的用戶煤炭供應受到一定影響,市場可能還會出現一些緊張情緒,市場煤價格或許會有所上揚。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山西中太煤炭電子交易市場了解到,山西動力煤電子交易“山煤0911”合約價格已經連續(xù)4天上漲,從11月9日的450元/噸上漲至11月13日的489元/噸。

            大雪天氣在影響煤炭供給的同時,由于北方氣溫驟降,供暖提前,也增加了煤炭需求。據悉,受冷空氣影響的北部大部分地區(qū)供暖所需電煤量正在增加,部分電廠出現耗煤上升、存煤下降、供煤困難。此外,南方部分地區(qū)由于遭遇秋旱,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省境內的河流湖泊水位相繼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這些地區(qū)的水力發(fā)電受到制約,火力發(fā)電耗煤量直線上升。

            根據統(tǒng)計數據,11月11日直供電廠日耗煤量達到222萬噸,接近夏季日耗煤峰值。而據了解,直供電廠庫存持續(xù)下降,截至11月11日,直供電廠存煤可用14天,比11月8日減少1天。另據報道,截止到11月12日,五大發(fā)電集團存煤可用天數平均為10天。其中國電集團所屬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只有7天,國電旗下常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只有3天。

            國際煤價上漲制約進口

            今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大增,預計全年進口將突破1億噸。秦皇島港煤炭調出不暢可能再度拉高進口需求。不過,隨著世界經濟恢復,北半球進入供暖期,國際煤炭市場需求逐漸增加,而在國際原油價格重新走強的帶動下,國際煤炭價格也持續(xù)走高。

            根據GlobalCoal的最新報價,11月13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達到79.11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3.31美元/噸。國際海運費近期也逐漸反彈,加上海運費后,進口煤價與國內煤價相比優(yōu)勢并不明顯。而如果中國繼續(xù)加大進口,國際煤價也將進一步上漲,從而抬升國內煤價。

            一年一度的電煤價格談判又將展開,與去年談判時國內外煤炭價差較大的情況不同,目前國際煤價持續(xù)走高,電企很難再將進口煤作為談判籌碼,這將進一步縮窄電企的談判空間。

            當前,煤炭企業(yè)力求穩(wěn)定市場價格為談判蓄勢。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底煤炭產能過剩,煤價處于下降通道,而當前煤炭市場處于均衡狀態(tài),尤其是動力煤需求旺盛。動力煤價格持續(xù)上揚將對2010年煤電談判的煤炭方形成利好。(本報記者 李陽丹)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