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半年報”今將出爐 GDP增速或超11%——中新網(wǎng)

精品国产AⅤ一二三四区,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在线a亚洲v天堂网,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宏觀經濟“半年報”今將出爐 GDP增速或超11%

          2010年07月15日 05:05 來源:中國證券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國家統(tǒng)計局將于15日公布上半年及6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專家預計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將超過1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累計上漲2.6%左右。盡管近期實體經濟出現(xiàn)減速跡象,但總體經濟形勢仍然謹慎樂觀,全年很有希望完成“保八”以及將物價漲幅控制在3%左右的目標。

            經濟增速環(huán)比放緩

            由于基期因素以及近期內需熱度降低,專家預計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將適當放緩,同比增幅在10%-10.5%左右,連同一季度11.9%的GDP增速,上半年我國很可能實現(xiàn)11%以上的經濟增長。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速為10.4%左右,宏觀經濟已經顯現(xiàn)出下滑勢頭,四季度GDP可能降至8%左右。

            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滕泰預計,今年二、三、四季度GDP將分別同比增長10.2%、9.2%和8.5%,全年經濟增速將達到9%以上。假定當前的宏觀經濟環(huán)境延續(xù),明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回落至7.8%左右。

            從已公布的6月份數(shù)據(jù)來看,當前宏觀經濟的復雜性進一步顯現(xiàn)。6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43.9%,月度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長38.1%,地產調控并未造成投資明顯降溫。另一方面,不少先行指標明顯回落,6月份制造業(yè)PMI為52.1%,連續(xù)兩月回落,當月與工業(yè)經濟正相關的用電量增速則回落到14.14%,這很可能意味著經濟環(huán)比增長已經放緩。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認為,二季度GDP至少增長兩位數(shù),超過10%,全年經濟增長也將位于潛在增長率附近。

            專家預計,從同比增速來看,6月份工業(yè)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可能適當放慢,而消費、物價可能相對穩(wěn)定。

            6月通脹或明升暗降

            物價方面,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以及商務部公布的價格監(jiān)測數(shù)據(jù),6月份主要食品價格呈現(xiàn)先跌后漲態(tài)勢,但總體來看環(huán)比回落仍然明顯。專家預計,由于翹尾因素影響達到年內最大,6月份CPI漲幅可能繼續(xù)逼近或突破3%,上半年物價累計漲幅為2.6%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一些經濟指標回落是符合經濟中長期規(guī)律和調控預期的,下半年宏觀調控將繼續(xù)圍繞保增長、調結構以及管理通脹預期三者展開,年初提出3%左右的通脹率目標有望實現(xiàn)。當然也應防止多項政策的疊加效應,避免經濟出現(xiàn)意料之外的明顯回落。

            哈繼銘認為,6月份通脹形勢可能明升暗降。受翹尾因素影響,當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3.2%左右,高于5月份的3.1%,但環(huán)比已經開始回落。PPI同比上漲6.2%,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邦A計下半年央行不會采用加息、調整準備金率等調控措施,公開市場操作也可能趨于寬松!彼硎尽

            國研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相對于一季度11.9%的增長,下半年要做好經濟增速下調2-3個百分點的準備。今年調控中比較大的政策變量,關鍵在于房地產調控、地方融資平臺的清理整頓,以及國務院下達的關于限制產能過剩的一些政策。盡管近期一些經濟指標開始下降,但全年7.5萬億的新增信貸目標應當堅持。

            本報記者 韓曉東

          參與互動(0)
          【編輯:唐偉杰】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