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紅軍長征史專家陳宇大校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長征是一個講述不完的故事、讀不完的書。陳宇大校是中國軍史專家、軍事科學院軍事思想專業(yè)導師,三十年來已九次沿著紅軍長征路線實地考察研究長征,傾三十年之精力研究紅軍長征史,著書立說五十多部。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目前他又以“開國元勛子女重走長征路”活動總顧問和策劃、副總指揮身份,第十次重訪長征路,來到紅軍長征出發(fā)地之一的福建寧化。 中新社發(fā) 田地 攝
|
中新社三明寧化七月二十一日電 題:長征:一個講述不完的故事 --訪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史專家陳宇大校 中新社記者 淮黎霞 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七十周年在即,一系列大規(guī)模的紀念活動將于金秋十月隆重展開。今日,在福建三明市寧化縣——紅軍七十二年前踏上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出發(fā)地之一,“開國元勛子女重走長征路”活動在這里登程,記者隨訪了這次活動的總顧問和策劃、副總指揮,紅軍長征史著名專家--陳宇。 陳宇,山東泰安人,四十九歲,解放軍大校。 論學歷,他十九歲入伍,后進軍校,在南京政治學院讀黨史專業(y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批歷史學本科畢業(yè)生。他著書立說五十多部,是中國軍史專家、軍事科學院軍事思想專業(yè)導師。 論經(jīng)歷,他曾在班、排、連、團、師、大軍區(qū)機關(guān)和軍事科學院、中央軍委辦公廳各級單位工作,曾任《軍事歷史》雜志編輯、副主編、主編。數(shù)次參加南疆邊境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參加過拉薩戒嚴。他還曾徒步長江和黃河。 論閱歷,他癡迷紅軍長征,專心致志研究,他參軍入伍之地就在川西的長征路上。三十年中這次已是他第十次重訪長征路,此前已多次爬雪山,最高達海拔五千二百余米,到草地人跡罕至處。 他考察了紅軍長征的多個起點,紅軍大會師的三個終點,考察了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十多次重要會議會址。在中國諸多研究長征史的專家中,陳宇信奉“把論文寫在田野里,寫在長征路上”。 實踐、務(wù)實的中年才俊陳宇,雙腳走天下,成為中國長征史著名專家,當“開國元勛子女重走長征路”活動啟動時,元勛子女們眾口一聲推薦他為本次活動的總顧問和策劃。 毫無疑問,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 談到長征,毛澤東大氣磅礴--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美國作家索爾茲伯里說,本世紀中,沒有什么比長征更令人神往和更為深遠地影響世界前途的事了。 陳宇認為,長征是英雄史詩,長征是巍峨豐碑,長征是驚險傳奇,長征是一個永遠講述不完的故事,長征亦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陳宇歷經(jīng)三十年研究后發(fā)現(xiàn):一部長征史,由于自然環(huán)境險惡,軍情緊急特殊,所留文獻檔案很少,紅一、紅四方面軍在長征途中甚至沒有留下一張照片,因此,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史料,絕大多數(shù)來源于紅軍高中級將士的回憶和記述。 紅軍長征已過去了七十年,為什么重走長征路經(jīng)久不衰呢?為什么長征故事總為人們津津樂道呢? 陳宇認為:長征是歷史饋贈給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從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提煉出的精華--長征精神將成為中國實現(xiàn)強國夢的民族之魂。 陳宇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專著《長征精神萬歲》一書中提煉的長征精神是:--堅持信念,吃苦犧牲,求實創(chuàng)新,團結(jié)自律。這四個特點凸現(xiàn)于長征中,構(gòu)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陳宇說,理論的語言是蒼白的,用務(wù)實的話歸納長征精神,一個字是:難;兩個字是:堅持;三個字是:跟著走,……真正走過長征路的人都會有此感受。 多么樸實的語言,多么務(wù)實的歸納。一語中的,一針見血。 這位傾三十年之精力研究紅軍長征史的專家指出:從浩如煙海的口述史料中不難發(fā)現(xiàn),長征途中許多疑點還有待研究、探索,一些幾乎成為定論的“史實”顯然在實際上是另外一回事。有些事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說不清楚的。好在關(guān)鍵性文檔已經(jīng)留下了,留待后人去研究吧!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陳宇常說,長征,是一個永遠講述不完的故事。 |
|
|
|||
相關(guān)專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 |
|
|